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3574 浏览:94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练习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妍媸的能力。可见,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教师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传道授业解惑”,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品德教育,即“传道”。初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亟需正确的指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1.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明确目标。思想教育的目标因文而异,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思想教育目标。如教学《斑羚飞渡》就要教育学生摒弃私心、对动物要富有爱心;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就耍启发学生领会作者对亲人、对大陆不尽的思念,使学生产生企盼台湾回归、维护祖国统一的强烈心愿。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德育目标。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致,蕴涵丰富的德育因素,读之诵之,学生在吟诵中感悟、积淀、升华,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心胸得以开阔。他们会为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击节,为志士仁人的忧思而扼腕,叹时光之长流不回,惜岁月更替之难改。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还能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感染。
2.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针对实际。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的放矢。在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教学论文,并浅析产生这种思想情况教学论文的个人、家庭、社会理由。教师要用全新的观点来审视今天学生的思想特点,发挥语文教学思想导向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思想摆脱庸俗浅薄的泥淖,跟上时代的步伐。
例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大胆直言:“那个罗敷真是太傻了,太守有权有势,嫁给他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比在家里整天采桑养蚕强多了吗?”我们不要简单地以为这种想法离经叛道、幼稚可笑,实际上,在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持有这种想法的绝非个别。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讥讽、训斥,而应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索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人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以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策略,摆正他们的人生航向。
3.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把握时机。教师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他们时刻在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索生活。因此,在课堂上捉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在自然状态下,水到渠成、润物无声地进行德育非常重要。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当讲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时,可启发学生思索并讨论:“假如现在某人做了坏事,有个人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将那人也暴打致死行不行?”通过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现代的法制社会不同于封建时代的人制社会,我们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通过正当教育论文的途径来维护正当的权益。

4.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讲究策略。

4.1 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他们身上,闪烁着最耀眼、最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光辉。因此,在浅析描写这些人物的作品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气力和人格气力,久而久之,使学生能真正辨别是非曲直、真善妍媸,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例如《我的信念》中玛丽·居里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1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生命的作用》中保尔卧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些典型的形象,都能给学生无比的震憾,学生会明白:生活属于强者。
4.2 用美好的景物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例如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一》中有这样的描述:“茶毕,卸小盤入湖。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意思是说,在昭庆寺喝完茶,立即泛舟湖中,初春时节,西湖山色就像眉上的彩黛是青黑色的,桃花艳丽如少女颜面光彩照人,温馨的风吹过来就像酒一样香醇,湖面的波纹又像绫缎一样细软平滑。刚一抬头看就沉醉其中了,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已经不可能了,大概就像东阿王在梦中忽然遇见了美丽的洛河女神一样吧。
此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写景的策略,更要留意培养提高其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欣赏、赞叹的同时,陶冶情操,增强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4.3 用历史和今天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例如,《中国石拱桥》就是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气先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的结晶;而今,我国桥梁事业的奔腾进展更是令人鼓舞。同时也要意识到,善于引导学生以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当中看到今天我们在很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激发其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如此,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才能显现出来。
4.4 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通俗易懂的科学小品文,有的以不同的角度先容不同领域的探讨成果,有的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和坚强信心出发,表达了人类对未来的科学幻想。例如《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威力》、《漫话小行星》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懂得善待自然,理解不懈的探讨和追求所燃起的热情和创造的奇迹。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许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也能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但是,对于初中学生,仅仅掌握了语文知识还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教了书,未育人嘛。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要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把德育教学渗透到每一堂语文课中,让初中生在感悟到语文知识海洋的浩瀚的同时,也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