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文化德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15653 浏览:700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优秀的汉文化的认同感,以而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本文结合一些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化德育渗透策略
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的教学,而是一种文化和德育的渗透。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对字、词、句、章的识记、理解的,使之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对长期积淀的优秀汉文化的认同感,以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观。语文教学就担负起用崇高的精神品质感染他们的责任,用美的文化传统陶冶他们。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汉民族文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具体的方式加强文化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怎么使思想渗透更为有效地开展呢?面对林林总总的文章,我以为要采取不同方式来加以引导。

一、拨云见月法

有些课文的文化性、思想性比较直接、显露,学生完全能领会,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读多感受,无须画蛇添足式地讲解。教学的重点在于给学生提供感知的时间和氛围,而有一些课文的思想性较隐蔽,学生难以领会,这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讲解。如鲁迅的文章往往含有较深的隐喻,单靠学生自己的理解难免会有些困难,比如《阿Q正传》一课的教学,教师就应联系作者所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对汉文化长期形成国民性格劣根性的批判,不能只停留在小说的表面浅层上,要看到滑稽笑声背后的泪水。再如教《内蒙访古》,就应留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点明昭君出塞是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解的光辉典范,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汉统治者的无奈之举。采取“和亲”措施,作用在于使汉民族跟匈奴族能够长期和睦相处,对双方的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的进展都是有益的。通过这一事例,启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对于这种有历史背景的文章,教师应在备课中多做准备,使学生文史贯通,无形中强化了历史的学习和理解。

二、相互对照法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前人的思想观点,教师就不能单纯地讲解古人的观点。为了使学生加深熟悉,可以将现代人对相同不足的观点和前人观点进行对照,尤其是伟人的思想观点跟其比较、对照,使学生明了前人这种思想观点积极、消极作用之所在,以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水调歌头·游泳》,内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讲到这一内容,教师就应启发学生联想对照;面对同样的自然规律,孔老夫子和各抒发了什么感情,然后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最后教师应总结指出:孔老夫子面对着这一去不复返的流水发出了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感慨,这种感慨显然是消极的,它不能使人奋进,只能叫人消沉,甚至颓废。而同志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奔腾流水抒发了一种驾驭规律、主宰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积极的,令人锐意进取的。同志以为既然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那么,人就应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图强,加速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就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世界观。这也说明由于世界观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何等的重要。在指导学生课外文学欣赏时,也应当留意使用对照式。如将“夕阳无穷好,只是近黄昏”对照叶剑英元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让学生思索:对于“黄昏”,两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相去甚远的看法呢?究其理由,这主要是人生观不同所致。“夕阳无穷好,只是近黄昏”是消极的人生观,反映其对人生暮年的悲观情绪,这样的人生观,只能使人精神颓废,终日神情模糊。“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则是无产阶级人生观的体现,这种人生观反映其对人生暮年的积极乐观的情调,显示出“义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情绪。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此种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辩证的策略看不足,并培养独立思索的能力和习惯。

三、美感欣赏法

此法主要是对文学作品而言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塑造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来感染读者,教师就应通过对形象的浅析来感染学生。这种浅析不能是单纯的条条框框的罗列,而应以作品所体现的形象美和意境美中入手,把作品中所包含深沉的、蕴藉的美感知出来。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美,主要靠学生自己反复诵读、细嚼慢咽。这反复诵读、慢咽细嚼就是欣赏。例如在唐诗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在背颂的基础之上慢慢品味,这就是欣赏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学生感知了,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而感知愈深,欣赏的水平就愈高。如此,思想方能受到熏陶,情操方能得到陶冶。如朱自清的《绿》,作者用生花妙笔,把梅雨潭的绿写得如此出神入化,体现自然美无与伦比。要领会这样的环境美,教师单靠呆板的浅析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在学生反复阅读、反复欣赏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由感官的体验入手,翱翔于作者所描绘的美境之中,才能真正感受其美之所在,才能明了作者那种热爱生活,学生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情操,也才能使心灵得到净化,进而提升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对于唐诗中的寓情于景的手法,教师应结合图画使文字变得生动且轻易理解,并适当予以强化,达到帮助实际的目的。

四、讨论评判法

此法比较适合于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都有他们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因而他们的思想熟悉跟我们都有一定的间隔,这些文学作品常常有消极的一面,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教师应认真评论,使学生分清哪些是消极的东西,哪些是积极的东西,以积极的东西中受到教益,对消极的东西加以摒弃。如蒲松龄的《促织》,作者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这无疑是进步的,而“天将以酬长厚者”无疑是消极因素,反映了作者“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这种思想掩盖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弱化了人民的反抗斗志,这是应该批判的,应该让学生明了这种思想的危害性。再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浅析,一方面反映十九世纪法国社会崇尚金钱、人情冷漠、爱慕虚荣的人的共性特点,这些是应当批判的,另一方面在批判的基础之上也反映出广大下层社会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劳善良的一面。教师应通过人物形象浅析,培养学生看待事物要一分为

二、引导学生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简单化,机械、僵化地理解世间万物。

五、联系实际法

就是将所学的有关内容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通讯《邓稼先》,文章记叙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面对百废待兴的祖国,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以振兴国防为己任,不计个人的得失,隐姓埋名几十年,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国家的传奇一生。教师可联系现代社会中拜金主义盛行,一些青年学生目光短浅,只讲求个人私利,不愿好好学习的现象,要求学生向优秀青年学习,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在平时教学中,联系实际也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现实材料,列举当代社会中的真人真事,以正、反两个方面加以示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甚至可以分组进行辩论,以而得出正确的理解,并运用在学生的习作上,实现课堂气氛活泼,课下学生积极思索,使正确的人生观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
教无成法,因文而异;学无定式,因人而异。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德育渗透策略多种多样,每位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有着独特的策略和感受,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以上所述,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具体对象所谈的一些看法,整理出来,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参考文献:
[1]语文.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英]F.C.S.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探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1.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