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32518 浏览:1545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引进“源头活水”,激活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一、博采众长,以活动带动课堂

初中阶段,学生形象思维活跃,体现欲旺盛,对语文活动课程,学生主体介入意识更强,更乐于投入。所以,在语文活动课程的安排上,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活动全过程的主人。例如,以七年级开始,可以组织“课前3分钟口语练习”,让学生讲故事或见闻,随后评议、计分;我还开展常规性的硬笔书法、周记、读书笔记、朗诵等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功底。到八、九年级,让学生开展自编、自演课本剧活动。
语文活动本身所富有的实践性、群体性、介入性,就是学生强劲学习动力的诱发剂。群体因其活动,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之间相互比照、相互激励,因而产生出可喜的“爆发力”、“探讨力”、“凝聚力”。这样,课堂上能时时补充“活水”,何愁语文课堂教学不“活”?

二、精心设计,以教法引领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1、课堂导语、结束语要新奇有趣。假如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先容一个与文章相关的故事、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等,都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好的导语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探究真理。当然,光有好的开头还不行,所谓“起如爆竹,结如鸣钟”,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结束语也很重要。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策略结课。
2、选好切入点。设计出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以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不足作为切入口,做到奇峰突起。例如教学《马说》一文,教师可在学生熟读后,捉住结尾这一文章的凝聚点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假如学生答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教师可借机指导学生区分主旨句与总领句,再接着发问:“作者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有何用意?”这样一下就捉住了要害,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学生感受课文托物寓意手法的妙用。

三、善思导学,用启发激活课堂

运用教学策略,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夸大学生积极地思索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创性的不足,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索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提出如下不足: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橘子”时的细节呢?这样的不足一旦出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2、开拓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的内容,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以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和想象力。如沈复先生的《童趣》一文,为我们再现了儿童时代美好的记忆,使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无穷乐趣。我就以“童趣”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象,鼓励他们创造出更为奇妙、更为有趣的情境来。
3、拓展延伸,适时点拨。在教《一面》一文时,文中提到两本小说:《毁灭》、《铁流》。我扼要教育论文叙述了这两本书的故事梗概后,看到同学们瞪着大大的眼睛还想听,我就不失时机地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两本书的具体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那就请同学们到图书室借阅吧!”课后同学们纷纷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了这两本书,还主动跟我谈了读后的感受。
俗话说,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协调好各种教学策略之间的联系,因地制宜,恰当使用,就一定能够激活课堂,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杨瑞珍,河南长垣县教研室教研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