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拿来主义”利与弊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23730 浏览:1080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展和学校教学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被引入了语文教学的课堂,音乐、绘画、书法、雕塑、影视、多媒体课件等等不一而足。语文教学一改过去一只粉笔、一本书外加老师一张嘴的传统方式,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语文教师以开放的胸襟奉行“拿来主义”的同时,是否考虑过这样做的利与弊?笔者想就此不足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拿来主义”有其有利的一面:
第一、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现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教师都充当着课堂上的“主角”。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展,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新课程实施视野中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或其他手段为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体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进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是单纯的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天生的聪明的沃土。”(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而语文教学主动引进其他艺术手段,通过动画、图形、影象、声音等多种信息媒体为教学服务,使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必然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以而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效应,使学习成为乐趣。
第二、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使传统教学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得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强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文学作品中有些描写是超出学生生活经验范围的,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同学们常常会感到困难。比如什么叫“缠绵悱恻”、“尽态极妍”;而《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皂荚树、桑葚、何首乌、木莲等植物以及叫天子、油蛉、斑蝥等小动物更是学生们闻所未闻的;《黄河颂》中的“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污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以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雄伟、壮美的画面也是学生难以想象的。若能调动多种手段让学生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来感知“缠绵悱恻”、以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来领会“尽态极妍”、播放动植物的画面和有关黄河的专题片以增强感性熟悉,形式多样,图、文、声并茂,定能使学生聚精会神、专心观察和品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达到仿佛身临其境、神会其中的状态,在对词语、课文加深理解的同时也会在记忆深处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能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有效地烘托气氛,以情绪感染的方式,引学生进入规定情景,提高教学效率,并使教学更富个性化。在信息社会,信息量巨大,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拿来主义”以多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这里以计算机课件为例,它能存储大量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被放置在几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调用,机动灵活,轻松省时,使课堂密度加大,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同时传播大量信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课件的设计、选材、使用以及图片、动画、文字、影片等多种形式组合,都极富个性化,以而使课堂教学彰显着教师的个性魅力,使课堂气氛由单调呆板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眼中看到的是精美的画面,耳朵听到的是优美的旋律,内心体验着充沛的情感、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不知不觉中消除了与作品之间的隔膜感,自然而然“入文”,驰骋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达成共鸣,由抵触学习到主动学习,因此收到了异乎平常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很多“优质课”、“参赛课”取胜的宝贝。
当然,勿庸讳言,“拿来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有着着一些弊病,有些甚至走入误区。
第一、为“拿来而拿来”,动机不纯地滥用,只顾调动学生兴趣,不顾课堂教学目的。客观地讲,很多教师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加之手头资料所限、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除非参加讲课比赛,自己动手设计课件、引进并公道组合多种艺术手段的情况并未几。更多的是使用现成的东西,如计算机公司与教育部分合作开发的软件、磁带或光碟、影视剧录像等等,且不说光碟、影视剧录像剪辑困难,就拿教学软件来讲,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此类软件基本以课本为蓝本,与电子课本没有本质区别。大都以学生课堂所要学的教学内容为主,以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标,制作上费时、耗力且不说,以已开发出的软件质量上看,由于计算机编程职员对学科缺少了解,脚本又不轻易说清楚,有些语文教师固然有教学经验但不大明白计算性能做什么,所以软件脚本就不会比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即使不有着上述障碍,由于新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教师囿于传统习惯与观念的影响,对课件的熟悉还不深,因此,课件制作常常是旧瓶装新酒,仅停留在教案 板书 资料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缺少说服力,课件在质量上也很难有所突破。这种课表面上热热闹闹,教师省力,学生目不暇接、兴趣倍增,但课后得到些什么却被人忽略,实际效果不佳。课堂上师生都像患了“失语症”,被剥夺了话语权利。的确,面对这样一个涵盖了教案、板书、教材的“全能”课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有人戏称:学生在课件中周游,教师成了操纵员,只有电脑忙忙碌碌,电脑成了插足的“第三者”。这样的课堂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这就必然导致课堂教学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拿来”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进展能力。任课教师一定要搞清楚手段和目的之间的联系,切不可本末倒置。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把参赛作课当“作秀”,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装点课堂,显示自己教学技能的高超,这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图、文、声并茂也可能造成学生留意力分散、忽略体味语言本身的美感,产生思维惰性。且信息量过大也轻易导致“消化不良”。当学生被色彩缤纷的画面所吸引时,当学生专注于形象的动画时,他们很可能忘了学习的真正重点,忽略了涵泳品味,感悟语言、体察语情。就如同郑人只留意了华贵的匣子,而忘了宝贵的珍珠。
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课本中的文学内容占70,语文课的主要活动——阅读、欣赏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真正的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混沌性、模糊性,包含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作用,有的“作用”甚至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无法明晰化的,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的阅读中去实现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诠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是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进展。而文学的魅力恰恰也正在于此,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并且给阅读者带来真正的创造性发现的喜悦。无论是《红楼梦》中宝钗、黛玉的形象还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绝世武功,一旦展示出具体画面,常会给处于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期的青年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形成思维定势,限制了学生的解读与想象的空间,剥夺了学生阅读的乐趣,势必会造成思维懒惰,影响其创造性思维与艺术想象能力的进展。有人甚至把多媒体课件比作语文老师“嚼过的馍”,以为它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上《紫藤萝瀑布》,找来紫藤萝的图片;上《岳阳楼记》,找几幅古人今人的画……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就有可能弱化。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