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20939 浏览:939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是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应把美育贯串语文学的始终。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手段达到目的:创设审美情境,加强情感感染;借助联想、想象,激发审美情趣;尊重学生个性审美倾向。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造就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培养策略人才素质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突出,艺术内蕴丰厚,可以说语文对丰富学生情感世界,乃至智力进展都有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进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学生以为语文课缺乏情趣和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语文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而当他们的审美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兴趣自然就会随着增强。因此,教师应把美育贯串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创设审美情境,加强情感感染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对策,创设出特有的审美情境,使学生处于情感感染之中,并且在和谐愉悦中受到陶冶,进而产生强烈的审美。例如教学《阿Q正传》时,先举出几个类似阿Q“事迹”的事例,然后再阅读浅析课文。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审美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使学生产生了审美,教学效果不错。
有时仅仅靠语言去唤起学生的审美还不够,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语言材料形象的展示出来,以便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特有的氛围,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就可以采用教学图片的形式把宁静而幽远、布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他们身临其境。这样,便于达到美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审美追求。
再如教学《我与地坛》时,利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命运》,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听觉冲击,进而更真切地感受史铁生与命运之神搏击的不屈的灵魂。还适时补充《秋天的怀念》,以加强渲染情境氛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次动人心魄的情感教育,既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审美能力。
当然,我们必须按照具体文章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赏析,才能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美感,进而为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打下基础。

二、借助联想、想象,激发审美兴趣

文学主要是形象思维的结晶,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蕴藉,常常是纸短意长,弦外有音,有限中富含无穷的艺术效果,我们要在感性基础上得到理性的提炼,就离不开联想、想象。叶圣陶谈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看。看到的只是10个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这10个字构成的画面。”他还说:“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品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有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以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可见,吟读作品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激发审美兴趣,可以达到审美求真的愿望。
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借助联想、想象感受那特有的境界,才能创造出清新自然的小屋形象。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却叫它“幸福的门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作者借助想象,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清新自然的小屋经过同学们的想象加工幻化成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巨画,以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借对小屋的描写,寄托了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摒弃世间物质享受、追求内心清静、阔别尘嚣的独立人格。这样,学生在获得了极大的审美愉悦的同时,增强了审美兴趣。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以帮助学生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可以获得审美愉悦,以而提升审美能力。

三、相信学生,尊重个性审美倾向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在实践着审美活动,他们在自觉地评价他人、评价自我,自觉地探求生活美、人生美,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就是审美家族的新型人才。老师有必要考虑并肯定他们的某些观点,要相信学生,要尊重他们的审美倾向。
就文学作品欣赏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例如指导鉴赏《米洛斯的维纳斯》时,让学生讨论:“是双臂完好的维纳斯美,还是双臂残缺的维纳斯美?为什么?”有的学生以为双臂完好的维纳斯美,有的则以为双臂残缺的维纳斯美,而且说得都非常有道理,最后我给大家总结:“二者都很美,但,有双臂的维纳斯却只有一种形象美,而双臂残缺的她恰恰由于失去了双臂,更能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不同的人脑海中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维纳斯,而且都很美。也就是说,是残缺激发了人们的无穷想象力,维纳斯才有了永恒的美。这就是艺术上的残缺美。”经过交流,学生们普遍以为没有强迫接受某种观点之感,思维有自由翱翔的天空,因而愿意倾心赏美,并能够沉醉于趣味无穷的体验与想象之中,作称心快意的审美品味,审美能力进一步加强。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深入,我们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当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很多,而且各种策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本文仅就上述三个方面谈一点儿粗浅的熟悉,作抛砖引玉之言,就教于大方之家。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美学概论》
《审美谈》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文艺作品鉴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