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论述视角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6055 浏览:187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199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已经在住房领域全面深入,在住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2003年以来,我国住房市场逐步暴露出总量失衡、结构失调、上涨过快、住房保障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城市中低收入家庭面临的住房承受能力问题逐步凸显。如何科学地测度居民住房承受能力,归纳住房承受能力分异的特点,阐释其分异原因,结合居民的主观意愿和感受公道地评判住房承受能力的公平性,对如何提高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水平、促进住房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结合公平理论,剖析了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内涵,并运用经济学、消费行为理论构建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测度方法并实证。其次,根据实证归纳了居民住房承受能力分异的特征并阐释了分异原因。第三,从心理层面研究了居民住房承受能力与主观意愿支付、住房配置满足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住房公平问题的核心实际上是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问题。在研究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时,要从物质与心理两个层面来理解住房承受能力的内涵。(2)运用效用函数可加性原理、剩余收入理论构建了测度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新方法,即ELES-MHAI模型,用MHAI值测度家庭住房承受能力水平。经过修正后的MHAI比HAl更客观,更具区分度。(3)家庭收入对居民住房承受能力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很突出的影响,同时,家庭周期、教育程度、职业单位等不同,住房承受能力水平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一般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提高住房承受能力的潜力越大。对于较高收入组样本家庭,随着家庭周期的增长,提高住房承受能力水平的潜力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即呈倒“U”型曲线变化;对于低收入组样本家庭则相反。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居民家庭提高住房承受能力的潜力要比教育程度低的家庭要大得多。对于职业单位,职业单位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集体、私营企业等的家庭及退休职员家庭,提高住房承受能力水平的潜力是依次递减的;而打零工的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水平反而高于私营企业单位的家庭和退休职员的家庭。(4)城市居民在住房承受能力水平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实质上是城镇居民在社会网络中社会资本形成方面的差异,利益回报各异,进而住房承受能力方面出现分异性。通过教育可以促进社会资本提高。分析发现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一般具有较高的住房承受能力,而存在资本欠缺或回报欠缺的家庭住房承受能力水平不高。(5)居民家庭住房经济承受能力是住房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对于MHAI值大于1的家庭,在物质和心理方面有很强的住房承受能力;MHAI值小于1的家庭,在经济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与当前住房市场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6)从客观的住房经济承受能力层面看,样本家庭在住房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性,现有住房面积越小,住房承受能力水平越低;现有住房面积越大,住房承受能力水平反而比较高。从主观的住房心理承受能力层面看,一方面,可以发现现有住房面积较小的,住房最大支付意愿与市场之间的差距也越大,反之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住房承受能力越高,对住房制度改革满足程度越高,以为|教育论文网|公平的家庭也越多。从主观的住房心理承受能力层面看,一方面,可以发现现有住房面积较小的家庭,其住房最大支付意愿与市场之间的差距也越大,反之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居民住房承受能力越高,对住房制度改革满足程度越高,以为|教育论文网|公平的家庭也越多。【关键词】:住房承受能力ELES-MHAI模型分异WTP公平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01引言10-371.1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0-15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15-331.3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33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3-351.5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35-372公平理论视角的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概念37-522.1公平理论37-442.2住房公平44-492.3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概念492.4公平视角的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属性49-502.5本章小结50-523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ELES-MHAI模型构建52-713.1既有住房承受能力测度方法比较52-593.2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新测度方法—ELES-MHAI模型59-683.3ELES-MHAI模型的应用要点与应用步骤68-703.4本章小结70-714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ELES-MHAI模型实证71-824.1数据来源及分组71-734.2数据分析过程73-774.3测度结果分析77-804.4本章小结80-825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分异特征82-1115.1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分异特征实证82-955.2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分异的家庭社会经济变量特征分析95-1025.3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水平的影响102-1095.4本章小结109-1116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与WTP关系实证111-1236.1WTP概述111-1136.2居民住房承受能力与WTP关系模型113-1156.3住房承受能力与WTP关系实证115-1206.4基于居民住房心理承受能力的住房120-1226.4本章小结122-1237城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公平性判别123-1337.1基于住房承受能力实证的公平性判定123-1267.2基于住房配置满足度的公平性判定126-1317.3本章小结131-1338结论与展望133-1388.1主要结论133-1368.2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计划136-138致谢138-139参考文献139-151附录一调查问卷151-153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153-15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