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社会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5154 浏览:193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研究所指的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多层次、多阶段、多内涵的概念,它既包括那些由艺术家创作的、具有美化环境作用的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由艺术家和公众及委托人、独立策划人、设计师、建筑师、环境心理学家、文化地理学家、公共关系学家、社会学家、摄影师、文案策划人、电气工程师、建筑工人及资金赞助者等共同创作和完成的艺术作品或进行的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种别,而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中,体现了、介入、共享的价值观,并有着特定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可以充分利用建筑、雕塑、壁画、摄影、景观、园林地景、行为等各种艺术形式加以实现的一种综合性确当|教学论文范文|代艺术,是当代社会公民文化和政治的一种呈现方式。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主要讨论公共艺术的几个方面问题:一、公共艺术是在城市这一特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样式,这就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很多特性是和城市这个特定地域及其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的。城市作为公共艺术的社会环境,因其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和发展的方式均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因而在这种土壤中孕育产生的公共艺术必然具有在其他社会形态下生长起来的艺术样式所不同的一些特征,它只属于城市这一社会空间所特有,因而有必要对城市的发展、特征以及城市文化形态和文化结构作一些必要的了解和分析。二、城市公共艺术活动具有一定的逻辑,这种逻辑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逻辑包括公共型“艺术世界”的构成及其结构关系、公共艺术家的身份意识和社会角色意识、艺术的自主性与艺术的“公共性”,这是公共艺术活动的内在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公共艺术活动最重要的意义。外部逻辑包括资本的介入、大众媒介的阐释、策划人以及批评家的作用等,它们也是公共艺术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中的结构和关系深刻影响到公共艺术活动的运行。本研究以为|教育论文网|,公共艺术是一个由诸多介入者共同合作完成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各介入者既须遵循艺术的规律,又须符合公共艺术在社会中的运行逻辑。三、公共艺术世界作为社会公共场域,和市民社会场域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从以下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这些关系包括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与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艺术审美能力与公民的教育同等,公共艺术的制度保障与市民社会制度的完善、公共艺术的主题选择与公共空间的话语权、公民对艺术的需求与社会公平意识以及公共艺术在社会公共环境中的生态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它们正是公共艺术在当代社会化进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意义、作用和价值,也是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所在。四、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推动,这些因素包括艺术创作形式与风格发展演变的历史性抉择、现代大众的美学趣味及对艺术价值的再熟悉、公众意识及公共艺术权利、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共艺术的推动和支持等方面,它们推动着公共艺术的不断发展。本研究在具体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会选择某个比较适合的理论分析工具,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牵强附会地将一种理论覆盖至研究对象的每一个问题上。事实上,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特定的视角。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公共艺术不是一个纯艺术概念,因而也无法从纯粹艺术的角度清楚地论述有关公共艺术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主要运用了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期能多角度、多方面地把握公共艺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运行规律、发展机制与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关键词】:艺术世界艺术惯例公共性公共艺术公民文化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8Abstract8-14第一章绪论14-68一、研究的缘起与相关背景14-17二、研究视角与方法17-21三、研究对象的说明21-25四、公共艺术发展的制度支持25-49(一)国内|英语教学论文|外公共艺术制度发展状况25-441、美国公共艺术制度发展状况25-352、台湾地区公共艺术制度发展状况35-363、香港特区的公共艺术36-424、其他国家的公共艺术制度发展状况42-44(二)国内公共艺术制度发展与现状44-49五、先行相关研究综述49-68(一)艺术社会学研究概况49-56(二)公共艺术研究评述56-681、国外公共艺术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57-602、国内公共艺术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60-68(1)有关公共艺术的概念60-62(2)关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62-63(3)公共艺术中的权力关系63-65(4)公共艺术家与公众、社会的关系65-66(5)公共艺术的存在问题66-68第二章公共艺术的现实场域:城市文化背景68-102一、城市的源起及其形成的标志68-72二、城市文化的结构性特征72-96(一)城市文化结构中的“空间性”特征76-80(二)城市文化结构中的“场域性”特征80-84(三)城市文化结构中的“符号性”特征84-89(四)城市文化结构中的“历史性”特征89-92(五)城市文化结构中的“资本性”特征92-96三、城市文化场域中的公共艺术96-102第三章公共艺术的建构逻辑102-166一、公共艺术的内部逻辑102-129(一)“艺术世界”——一个合作行动的网络结构102-107(二)身份与角色——艺术家在公共艺术构成中的功能107-117(三)艺术的“自主性”与“公共性”117-129二、公共艺术的外部逻辑129-166(一)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129-1451.资本的定义、性质和目的131-1342.艺术的逻辑134-1363.艺术发展与资本运作的方式136-1384.公共艺术——资本介入的社会功能138-145(1)政府资本对公共艺术的建构方式140-144(2)民间资本对公共艺术的建构方式144-145(二)大众媒介对公共艺术的阐释145-159(三)策划人与批评家159-1661.策划人159-1622.批评家162-166第四章公共艺术与社会场域166-192一、市民社会的基本要素166-168二、艺术创作自由与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168-171三、艺术审美能力与公民教育同等171-173四、公民的艺术需求与社会公平意识173-176五、公共艺术的主题选择与公共空间的话语权176-182(一)行政话语权177-178(二)资本话语权178(三)专家话语权178-180(四)公民话语权180-182六、公共艺术的制度保障182-185七、公共艺术的社会生态意义185-192第五章公共艺术发展的动力系统192-216一、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192-197二、现代大众的美学趣味及其影响197-202(一)大众文化的出现和日常生活的艺术化197-199(二)当代文化艺术的视觉转向199-201(三)愉悦功能:艺术价值的重要追求201-202三、公民意识及公共艺术权利202-208四、经济发展对公共艺术的推动208-216(一)公共艺术发展的市场特征208-211(二)公共艺术发展的城市化特征211-213(三)公共艺术与城市竞争力的构成213-216第六章结语216-226参考文献226-233附件一1998年台湾颁布的《公共艺术设置办法》233-242附件二2008年台湾颁布的《公共艺术设置办法修正条文》242-250附件三台北市于2005年制定的《台北市公共艺术推动自治条例》250-252附件四花莲县2007年订立的《公共艺术推动自治条例》252-254附件五新竹县对《公共艺术设置办法》的修正条例。254-257附件六屏东县于2008年颁布的《公共艺术推动自治条例》257-259附件七2008——2015年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发展规划259-28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280-281致谢28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