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学生中学生数学运用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21533 浏览:961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学生应该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数学教学方法主导着中学数学教学,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愈演愈烈。基于此,我们从数学应用性出发,在大量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教学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提出具体建议。
【关 键 词】数学;应用能力;策略
1005-5843(2013)04-0148-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数学型人才个人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一直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教学,这样做不仅束缚了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阻碍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也使得大多数优秀学生高分低能,并且许多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不能适应社会竞争,被与日俱增的生存压力所困。而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压力却对当代社会数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真正的数学人才除了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该能把理论应用在实际当中,在具体实践中积累经验,自主地发展自我专业应用能力。
因此,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每一位中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以教师全程讲授为主,这不仅使得数学老师感觉很累,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必要的自主学习时间。一节数学课教师讲多长时间效果比较好?根据最新的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最好的教学时长是2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在教授新课程、新知识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去把握一节课的讲授时间,即教师应该为学生留下比较充足的自主探索时间。这样,学生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之上自主探索数学中新的问题。而一堂课中,教师只需要精心创设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具体情境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获取新的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情景中培养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将数学应用能力贯穿于教学中

最近几年来,高考题中数学问题的设置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非常紧密,如高考数学中概率统计题以及排列组合问题等。这使得应试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考察。数学源于生活,在我们生活当中往往需要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数学老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将数学的应用意识贯穿到教学当中,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导入中贯穿数学的应用性。如,在集合和简易逻辑里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来引入;而高中数学中数列问题可以通过国际象棋盘内放米粒这一传说来引入等。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问题与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巧妙导入课堂教学,从而构建数学问题与模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积极探索。这样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避免了用繁琐抽象的方式讲解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知识的教授者——“老师”不算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的学习者——“学生”也不算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的核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结合体。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没有孰轻孰重。成功的教学中,“教”与“学”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教”“学”结合,师生互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北京景山中学有位数学名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对不同的班级讲“排列与组合”内容时,他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他对一个班级的讲授结合了“男女生排队”这一情境来帮助教学,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而且这位老师也由“教师”这一角色转变为“学生”这一角色,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后,经过很多相关方面的测试,最终发现其他方法最后的课堂效果比不上这节“师生互动”的课堂效果。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合作交流,相互探讨。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传授不同于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里,教师只起到了引导和启发作用,激发学生应用创新意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给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不管是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传授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方法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思维和应用能力,从而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题的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比如,老师可以以数学应用题的解决思路为着力点,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化——转化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回答实际问题”这一方法,让学生掌握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五、组织数学建模活动和课后实践活动

为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依据学生不同的兴趣需要、知识水平,模拟大学数学建模,积极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学建模活动。通过组织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就会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听课,使自己的数学能力有意识地提高。同时,教师可以依据课题内容的研究需要,组织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一些课后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学会了知识却不懂得、不擅长利用的人。我们可以猜想,未来的数学教学方法将会摆脱传统数学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机械的解题训练、人为构造各种脱离现实生活背景题型的影响,并且它将会越来越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郑毓信.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3]郑毓信.简论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生活化取向[J].教育研究,2003(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