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要让高考作文:要让学生发挥出水平

更新时间:2024-03-27 点赞:21647 浏览:955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考作文出题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国家相关管理指导部门的规定,更要考虑学生的因素,既要权威,更要人性化。本文试图从两出题的行政规定的依据和学生答题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使作文题能检测出学生真正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考;作文;出题;水平
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受关注的一定是作文题,这不仅是因为作文能考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等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从现实角度看,作文分值是试卷中最大的部分,得分的高低关乎学生的未来,所以人人重视。
写作水平的高下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长期努力日积月累的结果。从学生个体看,作文水平高低有其很强的稳定性,很难企望平时作文水平低下的同学能在考场上写出出彩的作文。但是,我们却常常会在考场上发现,有些平时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在考场上作文得分不高,甚至被判为离题的不及格文章常常出现。在这个问题上,除了要反思平时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外,我们更应该要反思出题者是否也有问题。而后者常被人们忽视。
所以有必要反思如何出作文才能考出学生真正的水平,审视作文出题是否合理。那么出题者应该要考虑那些问题呢?至少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出题的依据

高考语文考试是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效果的检验,所以出作文题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出题要考查学生相关方面的能力,依据是什么?显然高中阶段作文出题应该要围绕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出题者原则上的依据。那么这个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是如何规定的呢?该标准从写作的“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提出了要求。出题者要依据这些规定,努力出最能让学生发挥真实写作水平的题来。
其次,评价作文主观性极强,因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3年版)》对作文考试的评价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参照高考对作文的评价出题,使评卷者能准确评出考生的真正写作水平。这个评价标准是出题者出题的最后依据。这个标准共有两大部分: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有六小点: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其中基础等级六点要同时评价,共占50分。而发展等级就其中某一点评价即可,占20分。出题者要据此出题,利于评卷者对考生的能力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二、出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毫无疑问,出题者必须从学生答题的角度去考虑,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总体写作水平高低、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出一题适合学生能临场发挥出真实水平的作文。那么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思维规律特点来考虑,从纵横两条思维路线来考虑。纵线思维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思考。近几年的新材料作文,大都能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取观点的能力。让学生写作时能符合题意,力求深刻。比如2006年广东高考作文《雕刻心中的天使》,给了考生如下的纵向思维:
雕刻是要细致不断地努力用工具加工,是一种劳动的艺术,雕刻是去掉去外形无关的部分,保存有用的部分。每雕刻一下,离成功就越近一步。所以雕刻可以指得到的“天使”的手段或方式。“天使”是指非常美好的东西,可以指理想,成功等美好的东西。那么材料是告诉我们要追求到某种美好的东西就要不断努力,去除无用的,保存有用的过程。
如此学生就可以从纵向上深挖材料的内涵,准确审题了。
出题还必须给学生以横线思维的空间。横线思维就是发散思维,这决定学生写作选材立意的广度,是能否体现学生作品的个性化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我们反对的是夸夸其谈,大而空,千人一面的文章,殊不知学生这种写法,可能是出题者逼出来的。如“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这类针锋对麦芒的辩论式作文题,不能给学生以横线思维的空间,那么学生写出模式化的无个性的作文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所以,如果出题不考虑学生的思维规律特点,学生无法通过已有的思维能力去解读材料,那么出题者的本意再善良,本意再有创意,都只是空话,遭人批判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这要求出题所用的材料难易要适中。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如同佛教里的法偈,要靠学生有“慧根”,通过顿悟才能理解。这种材料的出现,对于这些年轻的生长于学校与家庭呵护之下的学生,他们的人生经历不足于理解这样的内容,于是乱写一所,离题当然也是在所难免的。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被众多的人们所批评,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材料没有重视学生的思维规律特点,让学生无法切入思维角度。梯子横着放与坚着放各有优缺点,坚放省地面空间,但不稳易倒,横放稳固,但占地面空间大,且会增加人们被绊倒的可能。材料明显偏向“不用时将梯子横放”,且作文要求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思维无所适从。
我们不妨把眼光放远点,看看国外的作文题。如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这个题目意思明了,学生绝无离题之虞。
其次,出题者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特别是城乡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能有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让他们都能发挥自己见识经历的特长,“以我手写我口”,写出自己想写的话,写出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写出自己的风彩,那么学生的作文就能个性丰富,精彩纷呈,而不会众口一辞,千人一面。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同学关系”的作文,切合每个地域每个学生,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比较国外的“高考”,如在文学成就非常高的法国,他们考试作文题共有三个,考生可选作一题。这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差异性,能让考生更好地写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擅长的题材,如此学生就能展现出自己的写作实力。
最后出题者要从文体的宽容度方面考虑学生能发挥特长。全国的作文文体要求大多是诗歌除外,其他的文体皆可,有的规定只可写议论文和记叙文。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学生个性有异,有的擅长写议论文,有的擅长写记叙文,出题者在出题时不能对文体有所偏重,让人觉得该题适合于写成某种文体。这样就便于学生发挥自己文体的特长。
参考文献:
周小蓬,王萍.《中外作文考题比较的启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3]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