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初探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17670 浏览:739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年来高考趋向于对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学生能力的考核,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我们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此谈一点体会。

1. 深入理解概,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教学中不仅要搞清各种概念的来龙去脉,而且要指导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才能用概念去理解题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双曲线的定义,必须紧扣定义中的"两定点"、"差"及"常数"这些关键性的词语,只有这样才能搞清双曲线的确切含意,才能以此判断某一曲线是否为双曲线,两定点F1和F2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一定是双曲线吗?
例1:到两定点F1(-5,0),F2(5,0)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12的点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圆 D、都不是
很多学生都选择了B,这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根源是没有理解双曲线定理义中的"小于|F1F2| "这一限制条件的重要性,如果定义中的常数改为等于|F1F2| ,此时动点的轨迹是以F1 、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如果定义中常数大于|F1F2| ,此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所以本题应该选D.

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对一个题目,从不同角度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求解,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的重要途径。
例2:已知复数Z1,Z2满足|Z1|=|Z2| =1,且,求|Z1+Z2| 的值。
解法1:设Z1=a+bi,Z2=c+di(a,b,c,d∈R),则有:a2+b2=c2+d2=1,(a-c)2+(b-d)2 ,即|Z1+Z2| =2 ;
解法2:设Z1=cosθ1+isinθ1,Z2=cosθ2+isinθ2,θ1θ2 则有(cosθ1-cosθ2)2+(sinθ1-sinθ2)2=2 cos(θ1-θ2)=0
(cosθ1+cosθ2)2+(sinθ1+sinθ2)2=2即 =|Z1+Z2|= 2
解法3:因|Z1|2+|Z2|2 ,|Z1-Z2|2=2 故有|Z1|2+|Z2|2=|Z1-Z2|2
设Z1,Z2对应的点分别为A,B(如图),则有|OA|2+|OB|2=|AB2|所以Δ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Z1+Z2| 是以OA,O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OC,而这个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Z1+Z2| =|OC| =2
解法4:由Z1·Z1=|Z1|2=1 ,Z2·Z2=|Z2|2=1 ,与(Z1-Z2)(Z1-Z2)=2Z1·Z2+Z2·Z1=0
∴(Z1+Z2)(Z1+Z2)=Z1·Z1+Z1·Z2+Z2·Z1+Z2·Z2=0
即|Z1+Z2|= 2
这样不仅完满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比较鉴别,可以避繁就简,明确这一题目的基本解法。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集中全力回忆了所学知识,并以辩证的观点进行逻辑分析,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掌握知识结构体系,培养联想思维

数学中有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有许多问题可以用同一思维或同一方法解决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选取形式不同,性质相近,思维相仿,方法类同的题目,把它们集中串连在一起,使学生对同一概念,同一公式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有所了解、有所启发,从而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使其掌握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例如,几何中学习了"点在直线上"的证明方法后,对"三点共线"和"三线共点"的问题,通过探索,发现它们与"点在直线上"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三点共线"的证明,只要取其中两点定义直线,再证明第三点在此直线上就行了;而"三线共点"的证明只要证明其中两条直线相交一点,再证明焦点在第三条直线上就可以了。因此"三点共线"和"三线共点"的证明都可以都可归结为"点在直线上"的证明问题。这样就是这类较难的数学问题归结出一般方法。
又如,求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通过串联例题,归结出求轨迹问题的一般方法:一是能用解析几何公式或平面几何定理列出方程,可用直接法;二是符合圆锥曲线定义的可用定义法;三是有两动点,而另一动点也随之运动的代入法;四是上诉方法都不适合的则引进参数法。使用参数法的方法是:如已知直线斜率,从纵截距b作参数;已知直线经过一定点利用斜率k作参数:求两动直线交点的轨迹则用同一参数,写出两动直线的方程;是旋转运动的动点的轨迹,用θ(角度)作参数;是平行移动的动点的轨迹,用t(线段长度)作参数。这样通过归纳分类,学生有章可循,遇到求轨迹问题不再感到难以下手。实践证明在明确概念、熟记法则的基础上,掌握主要题型的解题规律,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解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4.逐步引申,培养创新思维

如复数这一章,有不少习题往往是某一问题的特例。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对这些特例做适当的引申、推广,寻找一般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探研和创新能力。
例3:已知 ,求证 Z1,Z2∈C,求证Z1,Z2中至少有一个是零((甲种本)P112第16题)
我在一次习题课中,通过一题多解进而引导学生做出了如下引申、推广和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设Z1,Z2…… ,Zn∈C且 ,则Z1,Z2,……Zn 中是否至少有一个是零呢?
探索:|Z1,Z2,……Zn|=|Z1|·|Z2|……|Zn| ,又Z1·Z2……Zn=0 ,∴|Z1|·|Z2|……|Zn|=0 ,即|Z1|=0 或|Z2|=0 ,……,或 |Zn|=0 故,Z1,Z2,…… ,Zn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反之显然成立,因此可归纳可得:
命题:设Z1 ,Z2,……,Zn∈C则Z1,Z2,……,Zn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充要条件是Z1·Z2……Zn=0
运用上述命题,可方便的证明如下一些问题:
1.已知 ,且Z1+Z2+Z3=1Z1+1Z2+1Z3 ,求证:Z1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Z2,Z3中至少有一个复数是1.
2.已知,Z1+Z2+Z3=1Z1+Z2+Z3 ,证明:三个复数Z1,Z2,Z3 分别对应的向量OZ1 、OZ2 、OZ3 中至少有两个向量的和必为零。

5.有意设陷,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概念不清,审题不周,混淆条件,忘却约束,常常出现解题不严谨,乃至错误,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的"迁移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复习课中采用了"有意设陷"的办法,就是针对平时教学中积累的学生知识中的缺陷,把易出错的题目归类编组,让学生完成,这样就有不少学生不自觉地落入"陷阱"。这是他们必然或产生强烈震动,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此时再因势利导,分析落陷的原因,就能使学生悟出一定教训,然后自启发学生寻求正确的解题途径,学到严谨的方法。
例4:判断f(x) =x4+x3x+1的奇偶性
错解:解析式简化为f(x)=x3
∴f(-x)=-f(x),∴函数为奇函数。
学生在判断函数奇偶性时,常常忽视给定函数的定义域,习惯性地只用f(-x) 与f(x) 的关系去判定,就会出现错误。事实上,f(x)= x4+x3x+1的定义域为{x|x≠-1,x∈R} ,因而f(x) 是非奇非偶函数。
在讲数学归纳法时,让学生首先判断函数f(n)=n2+n+17 的值是否永远是质数,当学生试了n=1,2,3,……,15 发现其值都是质数,结果得出结论,:"不论n为任何自然数,此函数值都为质数"。这时给出n=16让学生再试,结果162+16+17= (16+1)+17=16 17+17=172却成了合数。这说明了用不完全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归纳法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为学习数学归纳法的第二个步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犹如极值解题中常出的错误,按求极值的常用方法分类,编选了如下内容的练习题:在利用重要不等式求极值时,忽略了等号成立的可能性;在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时,忽略了二次项系数的符号,根的判别式及其定义域;在三角函数求极值中,忽略了约束条件|sinx|≤1 和|cosx|≤1 ;在引进参数求极值时,忘记了参数的约束条件,在实际问题求极值时,忽略了允许值的范围以及生搬硬套,随意推导造成错误。这样使学生由于知识面偏窄,思想松懈造成的解题错误得到了及时防止,从而提高了解题能力和运算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