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传情寓情于教试述从情传情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30891 浏览:1432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语文教学就是要借助这个载体来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挥发,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其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并由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丰富的情感。本文笔者结合平时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寓情于教; 以情传情
1006-3315(2013)07-010-001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放在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可见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情感,具体做法如下:

一、善用导语,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新颖独特的导入语可以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优美奇妙的导语,往往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教学情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茅盾的《白杨礼赞》为例,这篇散文以白杨树象征北方抗日军民,那么导语的设计应把学生的情感引到白杨树的身上。于是可如此导入:“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它随处可见。高山上有根深叶茂的青松,平原中有参天耸立的水杉,街道旁有遮荫蔽日的梧桐,公园里有香气四溢的桂树,小河边有婀娜多姿的垂柳……白杨树是最常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路旁都有它的身影。你能想象在单调而又无边无垠的西北高原上白杨树是什么样的英姿吗?让我们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年代,到西北高原上走一走,看一看生长在那儿的白杨树。”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学习上。

二、角色朗读,唤起热情,激发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枝枝叶叶总关情。课文越好,思想感情越强烈、越真挚。要想有效的领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
教师的朗读应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如进行《春》的朗读教学时,教师要运用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出坚韧的春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艳丽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既感受到生机盎然美好的春光,又充满奋发向上的情怀。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宜采用低沉、缓慢的朗读,渲染出一种不满黑暗现实却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彷徨之情。这样就能准确地把课文中的“淡淡哀愁”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更能准确地理解课文。

三、寓情于教,挖掘内涵,陶冶情感

这里的“教”是语文课的教材。语文教材丰富多彩,有情景交融的诗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有引人入胜的小说……无一不是蕴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能触及人的灵魂和最具魅力的内容。不仅能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而且能熏陶情感、提升人文精神,是为童年的精神世界奠基的工程。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领会德育美育渗透的目标,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极富感情的内容,引导学生历经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叩开他们的情感之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象等),通过氛围的渲染,情境的体验,来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陶冶学生的情感。
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背影”和“泪水”这两个意象中逐渐深入地体会父子之间的绵绵深情,感悟无穷的艺术情味。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新形势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烦恼和困惑,迫切需要生命教育予以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以形成健康的心灵。而莫怀戚的《散步》正好就是这么一曲生命的颂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四、提高修养,拨动“情”弦,以情传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语文老师要有一点真性情。杜甫说:“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矫情,做作,市侩,虚伪,俗气,都是性情的天敌。太世俗,是做不好语文老师的。1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教师要用自身的行为,用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
“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这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列宁也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情”弦,每一篇文章都有某种“情”音,积极的情感是照亮学生全面发展的光源,而语文是充满情感的沃土。语文教学呼唤着情感,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把这种情感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只有师生心心相印,情感相融,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陆海娟.让语文课堂“美”起来[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9)
李志军.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美[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0,(03)
[3] http://blog.163.com/ajbzjyf@126/blog/static/9712101120089763035848
[4]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
[5]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 岳麓书社,2002年出版
[7]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2007.11
[8]http:///newsInfo.aspx?pkId=575531黄厚江.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9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