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塑造革新体育教学试述塑造人格魅力资料网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22178 浏览:967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增进人的肌体健康,同时对人们的健康人格塑造,增加其人格魅力,具有积极作用,也是21世纪大学教育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性格;人格塑造
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时期。能否在21世纪以富强、文明之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关键取决于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大学生正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健全大学生人格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恢复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特殊实践方式,它能将人格各要素统整协调起来,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一、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健全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1)体育运动有助于人的智力发展。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有助于人类大脑供血和改善微循环,使机体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细胞获取更多的氧气。体育运动能使人的右脑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人的记忆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体育运动还能体高人的脑力劳动效率;促进人的大脑兴奋和增强人的抑制能力,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和灵活性。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早早地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他们长大以后,更有可能成为思维敏锐、身体健壮的人,对于他们完美性格的形成将起到积极作用。
(2)体育运动培养大学生的公正精神。参加体育运动能培养大学生公正、平等的思维意识。各项体育运动的进行都是在公正、平等的原则下进行的,不允许任何人搞特权。特别是在体育比赛中,所进行的赛前体检、赛后复查、有关部门制定各项体育动的运动规则及裁判规则等等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了体育运动的公正、公平。在大学生长期在公正、平等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运动和比赛,能培养自己公正、平等的思维意识。走向社会以后,他们仍以公正、平等的心态面对一切,胜不骄败不馁,从而达到预想目标。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培养他们的公正意识尤为重要。
(3)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沟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情商能更多的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个人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是一个人情商的具体体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在我国,许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十分渴望与同伙伴交往。但又往往因羞涩、对对方不了解而得不到理想和谐的人际关系,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里健康成长。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的竞技比赛,在与同伴们合作、协调中,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同时他们又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体验着相互帮助的乐趣;一次次的比赛,一次次的配合,使大他们学会了尊敬集体规则和他人。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及合作精神,使他们的心胸越来越开朗,心中装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他人和集体,关心的不仅是自己参赛队的胜败,还有其他参赛队和对手的胜负。因此,长期参加体育活动将帮助大学生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对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
(4)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品质。体育运动对于长期、系统、不懈追求的价值观有着很好的培养作用,它促进人们放弃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培养人们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意志坚强对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尤为重要。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大都意志坚强。当年中国女排,他们不屈不挠,勇于拼搏,靠的就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和为国争光的高尚品德,最后赢得世界排球场上的三连冠。至今,当年女排的精神,仍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图强。
(5)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使人的社会适应性增强。在体育运动中,不论是那种运动和项目,都需要参与者学会自我管理、控制情绪,在一次次的比赛中锻炼自己,不断成长;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在成功和挫折中提高心理的承受和调控能力。由此增强了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从容镇定,这就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个性优势获得社会价值。参与者就是在这种自我控制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不断进步,最终提高心理素质,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适应性强的合格人才。
(6)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因势利导,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创造条件。如在课堂上和校园内,要经常开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展各种体育比赛、体育运动游戏等活动。体育运动中这种挑战他人、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充满激烈的竞争机制,能激发出大学生的那种潜在的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克服他们身上的依赖、懦弱、被动、侥幸等不良的心理特性,使他们感受和体验竞争后的喜悦,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命运是靠自己创造的。从而使他们的信心不断增强,为中华崛起而发奋,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强国的雄心更加高昂。
(7)体育运动能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实际生产中必须以团队的方式进行作战。如何组织团队、如何与团队成员的其他团队沟通、如何发挥团队集体力量等人们需要有效解决的问题。体育运动中集体项目很多,每个集体项目都需要人和人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每个队员在项目中发挥的好坏,对整个团队的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鼓励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及大学生在加强体育运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一些体育教师没有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关系。一些人认为,体育运动,不过就是为了健身。因而,一些学校里的体育教学者,往往忽略体育运动对人格魅力的培养和塑造。在体育课上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只是强调体育姿势和动作的规格、运动程度的大小,使体育教学带有许多的强制性和固定式,教学过程趋于军事化、程式化,忽视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有的甚至搞“放羊式”教学,一个球,几个拍,学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一堂课就是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2)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高校校园里的大学生,能够做到每天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少如凤毛麟角。在对一所理工科大学的200名同学的调查中,能够坚持每天体运动的同学只有11名。每两天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只有15名;而大部分同学一周最多参加一次或两次体育活动。在和这些同学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每天的活动范围大都是寝室、教室、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还有一少部分同学整天在寝室里沉迷于网络,成为“宅男”、“宅女”。身体上,颈椎病、腰肌劳损老年病等越来越多。性格上,不会与人沟通和交往,造成一些大学生性格封闭,高校校园内大学生跳楼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大学生人格塑造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项通过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握力和跑步成绩等考察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指标表明,19~22岁年龄组的学生除柔韧素质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如与2005年相比,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

2、0.92厘米,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

(3)管理制度与政策跟不上。资金投入不够是管理上的根本问题。一些高校里的体育设施简陋、陈旧,有的甚至趋于瘫痪。造成有些学生,只好走向社会,走进健身所。然而这些场所不仅收费高,而且人杂,有的甚至已经变了味儿,很不适合大学生出入。最近出现的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将根据刷卡记录,每天对晚归、未归、一天未出门(住宿异常)的学生进行统计,由学生工作处给予处分处理”,这种管理显得苍白无力。

三、针对大学体育运动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发展层面的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课程目标细化每个体育运动的知识点,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方面上来,以调动学生争强好胜,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新的自我,进而实现超越同伴、超越对手,获得对他们的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格培养,使学生在课堂的每一环节都能受到锻炼,在性格的形成和磨炼上有所收获。
(2)保持体育活动时间的连续性和锻炼效果的持续性。合理安排体育课的教学时间。一般情况下,下午4点钟以后,多数学校大学生的主要课程已上完,这时的时间比较有伸缩性。那么学校应把学生们的上课范围扩大,由原来的一个班扩大到两个班或几个班,同时根据同学的兴趣,举行多场篮球赛、足球比赛等。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体育锻炼的效果得到了持续性的发展。
(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建设,培养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高等学校在课外要经常或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学院与学院之间、系与系之间、班与班之间、学生社团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活动要内容丰富,集自由、娱乐、健身为一体,对大学生要有吸引力,使他们在紧张的课业学习中,由原来的被动运动变为主动运动,我要运动。让运动成为他们的一种终身习惯。
(4)开辟高校健身所。随着我国全民体育锻炼意识的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618jyw.com
提高,体育社会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里的体育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已经不满足校园里的练练单杠、举举杠铃等一些简单的体育设施。他们经常走出校园,到社会上的健身房里进行专业锻炼。然而,这些健身房不仅门票贵,而且有的已经变了味,很不适合大学生。因此作为高校,在体育资源雄厚的条件下,应不失时机地建设好高校校园内的体育场馆,把握大学生业余时间的体育动向。应按照质量标准,配备、安装校园内的一些基础的体育设施。及时更新易耗、易损的体育器材。体育馆、体育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应当免费或优惠向大学生开放。
同时建立各种体育服务机构和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训练,人员可由专业老师和体育特长生担任。对于那些师资和资金力量不强的学校,可以和社会上的体育健身中心、指导中心、体疗康复中心等联办各种体育服务产业,为大学生提供廉洁、快捷的体育服务。这将有助于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塑造现代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陈立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