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见“解读教材”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4666 浏览:147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改实施到今天,大家的普遍关注的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大家还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原来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一名教研员,我经常深入一线听课,在看到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可喜改变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忧虑:部分的数学课堂浮华有余,平实不足,没有凸显数学本质,甚至教学重难点得不到落实。我不得不思考:新课改提倡“用教材教”,那我们读懂教材了吗?如果,在教学中忽略“教什么”,而单纯地追求“怎样教”是片面的,也是危险的,这样做很可能使我们偏离教学目标。那么,让我们回归数学的视角,来解读教材,先明白“教什么”。

一、通读教材,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我们在解读教材的时候,要立足课程的整体框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总体要求,其次是各学段的要求,最后才到课时内容的具体要求。如果我们备一节课,目光仅仅放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上,不去了解这个内容与以前学生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也不去思考本课内容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什么基础,等于说摒弃教材的知识网络体系于不顾,单纯地去看这个教学内容,我们就会把握不准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不准教材就意味着把握不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曾听过一堂关于估算的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中的“加、减法估算”,教材上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

说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热水瓶1个,每个28元,烧水壶1个,每个43元,水杯6个共花钱24元。问妈妈带的钱够吗?
课本用两种方法提示学生:1.买热水壶后大约剩70元,再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水杯够了;2.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水杯够了。然后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算呢?”
上课老师在研读教材的时候,没在很好地了解“估算”这一内容在各个学段中的不同要求,在上课时不仅讲到了约等号,还涉及到了“四舍五入”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是在四年级上册才讲到),而且整节课都是出示单独的算式让学生进行估算,并没有结合具体情境。这显然拔高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标准》提出关于估算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本例是让学生估一估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可以结合这种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便于学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功能。教材中这里还没有出现约等号,约等号是在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例2“乘法估算”中才出现。基于对教材中“估算”这一内容的前后联系,本课的教学目标应是: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数感,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着眼于整体,才能把握好局部。

二、精读教材,读懂编者意图

实验教材中的很多例题,不再像过去旧教材那样总是单一地以文字表述的方式出现,而是采取主题图、图文结合、人物对话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呈现,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精读教材,从图文中读懂编者意图。下面就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中“商的近似数”(例7)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加以说明。教材中例7是以图文的形式呈现的,内容是这样的: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1筒是12个,这筒羽毛球19.4元,1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题中给出算式:19.4÷12≈ (元)。
一种答案是约等于

1.62元,这种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另一种答案是等于

1.6元,这种计算钱数,保留了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看到这个教材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们一定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物对话,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列出算式,并通过竖式计算发现“19.4÷12”是除不尽的,最后才引出求商的近似数。很少会有老师注意到,图中还出现了一个计算器的屏幕,上面有一串的数。计算器在这里出现是不是编者随意加上去的,无足轻重的呢?其实不然,再次认真地精读教材,我们就会发摘自: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现: 由于小数除法除不尽时计算比较复杂,教材适时引入计算器,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而不是放在列竖式或“四舍五入”的方法探究上。因此在备课时,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小细节,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没有条件使用计算器的也应该引导观察课本中计算器上的计算结果,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让学生列竖式上,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细读教材,读出教材的“补充语言”

教材在每个例题之后,都会配有相应的练习,这些练习或点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或提示了学习的重难点,或对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或是对例题做了相应的补充归纳。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在教学了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之后,在练习一里出现了这样一道练习:
编者的意图是通过探索规律的练习,使学生明确在小数乘法中,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就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教材给出了两组习题,第一组中的第二个因数都大于1,第二组中的第二个因数都小于1。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发现的规律。这样的“补充语言”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一笔带过,应在这上面多花心思。实验教材中的练习都是经过编者们精挑细选、仔细琢磨后确定的,是例题的拓展或补充,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它们,我们应细细地品味这些“补充语言”,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运用价值。
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在他解读教材的能力上”。这句话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读懂教材对一名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讲究教学艺术外,还应认真解读教材,读出编者的意图,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这样才能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