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朗读如何提高朗读有效性题目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5488 浏览:176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背景】课堂教学中的朗读低效
朗读背诵一直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看家本领”,我称之为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活动。可以说,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都离不开朗读背诵。如何形成朗读专长、如何使用朗读,这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老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此关注甚久,在此谈一些做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课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朗读教学片段实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名家诵读,先看第一节(播放网络下载的朗诵视频),你发现了名家怎样的朗诵技巧?
生:开头“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蜗行摸索”这两句读得较慢。
师:你听得很仔细,能说说这两句为什么要读慢吗?
生:因为这一节主要写祖国贫困落后的历史状况,情感基调比较沉重。
师:说得好极了。朗诵是声音艺术、表情艺术,你要用你的声音,让人家听出你的情感。“破旧的老水车”,它肯定是慢慢地摇,就不能读得太快,读快了它还是老水车吗,都变成抽水机了!“数百年来”,时间多长啊,要读得慢些,让听众充分感受到时间的煎熬。“纺着疲惫的歌”,要读得轻、伤感,不能太用力,又让别人听得到;要是读得铿锵有力,哪有数百年疲惫不堪的感觉呢?下面一句又怎么读呢?
生:也要读得慢些,但要和第一句区别开来。
师:很好。朗诵讲究快慢起伏的节奏变化,否则听众听一会儿就感到审美疲劳了。但不是瞎变化,而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速度、音量、停连的变化。第二句描绘的是矿工生活的苦难意象,同学们见过旧社会的矿工吗?他们头上戴着一个被煤灰熏得乌黑的矿灯,矿下光线昏暗,坑道很窄,身上还背着沉重的煤块,那时还没有现在的自动化采矿传送带,都靠人工背,非常沉重。这样一来,他们走起来就很慢很慢,我们要用一种低沉而有力的语气语调将它读出来,读出矿工的苦难,读出矿工的坚韧,读出矿工的历史……
(师边读边做出矿工背矿的动作。读完此句,再回头读第一句,做出老水车缓慢摇动的手势。学生若有所悟,然后一起入境读了起来,感觉好多了)
师:“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怎么读呢?
生:好像不能再慢了,再慢就显得拖沓了。
师:你的感觉很棒。此处可以快一些,但声音不要太高,以表现数百年来的旧中国到处充满了贫困和悲哀,满目疮痍。直到“把纤绳深深勒进”这句放慢,突出一种肌肤之痛,用低重音读。最后一句应该怎么读呢?课文有四节,每节结尾都使用了这句,这叫反复手法。每一句所表达的情感,肯定是不同的,怎么区分呢?
生:每一句都应该服从于每一节的段落大意。第一节主要写祖国的落后现状,表达的是一种对苦难祖国的同情与不忍。
师:说得真好。这是一句深情的呼唤,应该用一种充满感情的悲伤语调来读,读得要慢,但气要饱满,声音拉长一些,技巧若高些,可以用颤音读。
(师示范,生练习。最后全体起立,师指挥,合成诵读全节)
【评析】改造朗读,活动翻新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尝试对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活动朗读进行了活动翻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造境朗读。学生在开始朗读时,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他们只是在“读音”,而不是“读情”。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入境。我们可以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自己推荐班级的朗诵之星,给他们起名“百灵鸟”,然后每次需要朗读背诵时,就先请这些学生带头,这样就不会出现冷场。另外,在诵读时,请全体学生起立读,感觉好极了,学生昂首挺胸,声音能送出来,有气势。
2.指挥朗读。音乐指挥的奥秘在于设计一些规范的动作,让每一个乐队成员都明白如何步调一致地去表现歌曲的思想和技巧。其实,在朗诵中也可以借鉴。在本片段中,我模仿老水车疲惫地旋转,矿工在狭窄的巷道中艰难地行走,纤夫在费力地拉搁浅在淤滩上的驳船,将文本意象外在动作化,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怎么读。
3.光电朗读。本片段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多种媒体的刺激,并且享受了名家的朗诵大餐,可谓大开眼界。语文教学虽然应该立足于文本,揣摩文字,但如果能巧妙地借助声、光、电,让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学生就能够充分地享受到文本所赋予的审美快感。
4.享受朗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汉代杨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宋代朱熹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朗读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在教学中多研究朗读背诵,多组织诵读竞赛。本节课后,学生在周记中多次提到“印象深刻”。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