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引桥给思维活动一个引桥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33283 浏览:1557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因智力差异和能力高低,总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新课教学或独立练习时,有这样那样的疑惑,他们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找不到思考方法,找不到解题策略……这时如果给思维活动一个引桥,让孩子们通过变文字表述为数学语言,变生硬抽象为有迹可寻,变逆水行舟为顺流而下,变枯燥繁杂为儿歌童谣,由无从下手到有的放矢,从举步维艰到昂首阔步,就可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学生数学品质.
【关键词】 数学语言;线段图形;分析应用;形象生动
“老师,这一题我读不懂!”
“老师,这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老师,这题该找哪个公式?”
因智力差异和能力高低,总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新课教学或独立练习时,有这样那样的疑惑,他们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找不到思考方法,找不到解题策略……这时如果给思维活动一个引桥,孩子们就可以顺桥而过. 这不但给学生思维活动指明了方向,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孩子们的数学素养. 让学生变无从下手到有的放矢,变举步维艰到昂首阔步.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

一、变文字表述为数学语言

因为学生的数感、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或是因为表述题过分修饰,导致孩子们无法探知题意本质. 针对这样的现状,应该教给孩子们用数学语言来揭示题目内涵.
如:小明有一些铅笔,送给小青6支,他现在还有3支,小明原来有( )支铅笔.
对于一个入学才几个星期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文字太多,题目太长,他们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不能完整地理解题意. 如果能边读边写,教给孩子们写出如下一个数学算式:
( ) - 6 = 3.
这样,用数学的语言诠释题目的意思,孩子们一目了然,解题当然也就水到渠成.
又如: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26余13,被除数最小是( ).
这一题对于很多三年级孩子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的认知烙印是:只有已知了商和除数才能求出被除数,或是已知了商、除数和余数也能求出被除数. 但题目没有告诉他们需要的除数,告知的余数也没能为他们的解题建起桥梁,连起纽带,更甚者,认为这反而成了干扰. 怎么求出被除数呢?苦苦追问后还是不得其解. 文字表述,往往一次阅读不可能在头脑中建立清楚的关系式.
如果教给孩子们写出这样一个数学等式,那么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 ) ÷ ( ) = 26……13.
这是他们认知过的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是他们熟悉的面孔,能迅速调动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曾经的记忆在脑海中涌动,解题的在心中膨胀.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解题关键也一下子浮出水面. 除数一经确认,被除数也就撩起了面纱.
诸如此类,不论年级,不管难易,它们有个共同的特征——题意用文字表述. 如果能把这语文的表述翻译成数学的语言,给思维活动一个明确的引桥,对于那些学习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成长性的帮助.

二、变生硬抽象为有迹可寻

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抽象性、严谨性,又因为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决定了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特作用. 所以通过问题解决,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判断决策能力也成为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标准. 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望而却步. 所以如何把抽象变成形象,是一线老师面临的又一个课题.
在“数学应用”这一板块中,有部分学生因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找不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不知所措,人云亦云. 这时就需要老师给学生一根拐棍,让他们平稳着陆,让他们重拾信心.
如:父亲现年50岁,女儿现年14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
对于一个刚接触倍数这个概念的十岁孩子,这样的问题似乎难了点,如果教给孩子线段图这一思维拐棍,就给了思维一个台阶,孩子们就可顺势而为.
孩子们明白:父亲和女儿的年龄在变,但相差的岁数却是不变的. 从线段图中很容易看出父亲比女儿大4倍,恰好是大了(50 - 14)岁.
父亲年龄
女儿年龄
线段图将题中蕴含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孩子们很容易得出:
(50 - 14) ÷ (5 - 1) = 36 ÷ 4 = 9(岁)……父亲的年龄是女儿5倍时女儿的年龄.那么14-9=5(年),就可以得到是5年前.
长篇大论比不过寥寥几笔,滔滔不绝比不过图形的触手可及. 因此,了解学生的思维宽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倍比关系、行程问题、分数应用等都可以应用图解,都适于借鉴.
很多时候,几何题如果没给出基本图形,而是用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的话,哪怕文字描述再具体再形象,对于空间想象力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依旧是海市蜃楼,更甚者如瞎子摸象. 只有把题目意思变得有迹可循,孩子们才能借助几何图形开展思维活动,找到解题方法.
如:将两个底面积相等、高分别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料胶合成一个后,表面积比原来减少2

5.12平方厘米,则胶合后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完题后,班级中的中等生和一些困难生就如入云里雾里,不知道如何思考,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因为学生们知道:要求圆的侧面积,应该已知圆的半径和高,但是题目中既没告知半径,也没告知高,如何解题?
这样用文字表述的立体几何题,如果试着让孩子们画图思考,就能拨云见日.
通过画图,孩子们知道两个圆柱胶合在一起,表面积就减少了两个底面,即减少了25.12平方厘米,那一个面就是25.12 ÷ 2 = 12.56(平方厘米). 知道了一个圆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圆的半径,而胶合成的圆柱的高一目了然. 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当然欢呼雀跃! 源于:论文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