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构建和谐构建和谐课堂推动学生参与怎么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7217 浏览:235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教学,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一、尊重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参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形式多样地鼓励他们学习,树立学好的信心,其次,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总以一副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第三,教师应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学练的良好学习心理,点燃学生渴望求知和勇于表现的星星之火。例如:有一次上体育课练习前滚翻,一位同学特别胖,他一做前滚翻练习,滚不过而歪在草垫旁边,同学们就笑,于是这位同学不敢再做。在这种情况下,我用激励的话语鼓励他:你要自信,你能行。我又热情地帮助他练习了几次,一边做一边鼓励和表扬他说:“真不错,大胆做,蹬地再用点力就起来了。”“很好,如果把头再低一下不是更好吗?”通过鼓励和表扬,这位同学克服了自卑,虽然动作做得不够标准,但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风趣、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枯燥乏味,抑郁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趣味盎然。实践证明: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才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吸引参与

爱因斯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才会对学习产生强烈需求,从而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一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的上课情绪,为此教学过程就必须创设出一种良好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生动活泼的、和谐气氛中得到主动发展。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把运动场地设计得美观大方、线条划得鲜明夺目,器材布置整齐、新颖、雅观,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课中运用大自然中的景象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动中有静,动中有练,通过意境情绪的驱使进行积极主动学习。如学习短跑时,创设“穿过小树林”的情境;兔跳可设想成“小兔蹦蹦跳跳比赛”;又如练习投掷时,创设“打靶中弹”情境,让学生尝试自制不同颜色的小沙包,然后将沙包向靶环投掷,看谁投得准。投出的沙包在空中五颜六色,大大引起学生对投掷的兴趣。教学情境设计是否适合学主心理需要,有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情绪冲动,好像在唤醒沉睡的大脑皮层,使它们积极活动起来,趣味性活动越强烈,越能唤起学生的活动情绪,他们的愿望也就越积极。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象这样的情境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给学生和谐、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不断使学生产生欣赏→向往→思维→操作的心理与行为的连锁反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突出主体,创造机会,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的过程。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越多,主体地位的体验则越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让学生参与尝试,自己探索练习方法。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在尝试蹲踞式跳远时,对这个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学生一下子很难掌握,可以在学习中先让学生分散尝试复习跑几步一脚蹬地跳,双脚落地的动作,练习几次后集合。“刚才练习时有没有发现自己哪一次跳得最远,为什么?”如果有些同学没注意的话,老师再给点时间去体会一下。很快学生举起了手说:“跑得快,就跳得远”。“单脚跳就跳得远”。“跳得高就跳得远”。更有的说:“用力跳,就跳得远”……通过学生对技术、技能知识的探索、实践,学生真正找到了掌握动作的方法规律,真正做到了主动参与学习。
2、让学生参与质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适当时机让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练习,最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例如在练习后滚翻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练习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翻歪了?为什么会翻不过?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体会,去领悟,去排难释疑,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团身紧和正确的翻肩动作是重点和难点。同时,借助皮球的滚动来让学生明白团身紧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对问题讨论会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考,然后据自己的结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有趣味的学习中去。
3、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学评价是每个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在课堂上要求对自己及其他同学对学习某个技术动作都要作出及时恰当的言语评价,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堂小结中对自己及其他同学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总结优点,找出不足,指出努力方向。它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从中获得信息反馈,提高学习效果与评价能力。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参与”的探索与实践,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它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确保参与的有效性,力避为参与而参与现象。参与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方式,发掘受教育者的内因作用,变“教我学”为“我要学”。因此,这用此方法实践中,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始终对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起着调控作用,把握好教学活动的正确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袁冲,《浅谈体育教学中“学为主体”的误区及对策》,《体育教学》,200

2.1,12-13。

付希臣,宋学光,《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几点体会》,《体育教学》,200

2.6,19-20。 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