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切入点切入点选择:简约课堂理由设计对策例谈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7269 浏览:220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简约课堂追求的是课堂的含金量。在历史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充斥其间,这不仅使得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有的提问还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是思维的心脏,是教学的抓手。设计出富有思想力和生命力的问题是构建简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选择最佳的问题切入点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结点

在学习动机的所有因素中,学习兴趣是最为活跃的因子,它为学习者迈向成功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加速器。当学生开始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如果能预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能在新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在新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经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的批判继承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却经历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倒孔的不同境遇。请思考: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否一致?为什么在对待孔子及其儒学问题上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命运呢?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什么?我们今天究竟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呢?维新变法运动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这些问题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探究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迅速产生学习的,以及对新知的渴求和期待,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二、挖掘教材正文中的隐述点

维果斯基的研究表明,学生最乐于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其中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教学效果最好。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发展水平,设计出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应对挑战,也才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动、维护、加速的作用;同时,学生思维活动的成功又会强化学生对本学科的亲近感,渴求新的挑战,从而实现面对问题—成功挑战—期待新的问题这样的良性循环,这种有积极情感态度贯穿始终的学习,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的第二目“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时我发现,教材在讲述伏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尔泰的思想观点时说到“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而讲述孟德斯鸠的思想观点时说“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很显然,这两位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那问题就来了:孟德斯鸠对待君主立宪制持何种态度呢?教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表述,但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加以分析和推断。就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三个备选项即A.赞成B.反对C.不能确定。问题一出,心急的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没有急于表态,而是示意他们先认真阅读教材,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学生读完教材之后会发现,虽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但是在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分配和行使过程中仍然保留了国王,而且国王拥有行政权,由此可见孟德斯鸠也是赞成君主立宪制的。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学说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关于国家和法律的基础”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回忆了必修一中学过的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过程,发现美国主要借鉴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与制衡”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定为《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众多政体中最为彻底的一种宪制。

三、洞察辅助材料中的细节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历史课程资源是指形成历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历史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其中包括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即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即等。目前,江苏南通地区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正文部分和辅助部分。辅助部分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学习延伸”等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增加了大量诸如文字、表格、图片等素材,这些材料的增加使得人教版教材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启发性、情感性、生动性,既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辅助材料中的内容,这些切入点是学生意料之外但又确实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有帮助的,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到必修一第21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时,可以对本课教材中的“资料回放”进行挖掘和加工,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演变过程。这段“资料回放”的材料引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我从“1982年”入手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段资料没有注明来源,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这部宪法颁行的时间?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就开始了讨论。有的学生能够从资料“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抓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确定这部宪法是改革开放之后颁行的,但具体的年份还不太能确定。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追问:还有没有其他信息能够对我们有所启发?学生再认真研读之后发现材料中对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的表述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由此可以看出从1949年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变化:1949~1954年,它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它就成为人民统一战线组织,从而可以判断出这部宪法颁行的时间。

四、设置历史常识中的疑问点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他发现不能用原来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甚至发现新知识与旧有的知识经验相悖离时,原先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于是就会产生认知冲突。这种状态在认知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失衡”。当人的心理状态失去平衡时,会本能地产生一种强烈的、需要平衡的需求,通过认知学习,同化新知识,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在历史教学中有不少广为学生熟知的常规知识,这些知识甚至不需要多加阐释和质疑。正因为如此,它们的教育价值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如果教师善于在教材内容中发现一些常规知识的“不寻常”之处,就可以利用这种“不寻常”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差异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达到新的认知平衡的,推动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如在设计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国与联合国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我发现第一目的标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文章可做,于是提出:标题中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获得”、“取得”或意义相近的词语呢?当我把这个疑问带到课堂后,学生很快就在小组内部展开了讨论。在巡回了解学生讨论情况的时候,我也发现学生对于联合国的相关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但对于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发生的变化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我就很自然地和大家一起开始了寻求“认知平衡”的过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中华民国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的历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依据,应该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出去。但由于美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极力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就为学生理解中国取得这一外交成就的历史意义做了铺垫。
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眉飞色舞的讲解,课堂的精彩也不仅仅是教师精彩绝伦的展示,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和张力,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思想力和创新精神,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成为简约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