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课堂教学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原则及途径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20695 浏览:87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教育是一种探索与创造的活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在坚持三原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三原则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源于:www.618jyw.com
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英语对中国学生而言是一门外语,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很难自然地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所以,教师在面对新对象、新教材、新要求时,要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

一、坚持“三原则”

1.兴趣先行原则。《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新教材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就会轻松、无负担。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果缺乏兴趣,学生就只能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创造性学习。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讲“be”的用法时,用口诀:“I(我)用 am ,you(你)用 are,is用于she,he,it(她、他、它);单数 is ,复数 are ;not 加在系词后;提前大写变疑问。”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
2.激励原则。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尤其是学生,他们天生喜欢赞美和鼓励。因此,在学生参与和完成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对主动回答或答得好的同学说一句:“Wonderful!”“Great!”“Very good!”“Well done!”等进行肯定;对后进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说:“Can you say it again.”“Try again.”“Don’t worry,take it easy.”“You can study well,if you work hard.”“I believe you can do next time.”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习困难要给予关注。
3.主体参与原则。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安排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必须使教与学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有利条件,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二、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教英语,而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面向全体学生,把英语真正作为工具去教,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把英语真正当成工具去用,在英语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像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课堂上适当地组织竞赛,学生往往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潜意识和显意识协调起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鼓励发挥,鼓励创造,这就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发散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以真正提高。在具体的操作中,宜遵循先摸后应用,先机械后活用,先语言训练后交际的总原则来安排和开展课堂活动,即呈现(Presentation)、机械性训练(Mechanical Drills)、有意义操练(Meaningful Drills)到交际性练习(Communicative Drills)。在经过一定的操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交际练习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应设计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其交际能力。这种练习特点要求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语言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七年级英语同步整合方案,2006.3.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