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解力分解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7096 浏览:301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力的分解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编排的。由于分解法是高中物理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奠定了基础。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入的应用。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因此,力的分解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二、学情分析:

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知道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能够在具体问题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

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分力概念,清楚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分解并计算;初步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力的方向的原则;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实际需要进行力的分解。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领会等效替代的思想;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的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难点: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的条件

五、教法和学法

情景激发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提供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动手的机会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给学生演示细绳悬挂铁球并随着角度的增大而断掉的实验。

2.叫两名力气比较大的男生拔河,然后再成鲜明对比地找一名女生去拉绳子的结果却是一名弱小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女子拉动了两个“大力士”。
不急于马上给学生解答。在课前设置这两个谜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教学立即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新课推进

1.在新课展开时,主要采用了回忆法,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其目的是回忆旧知,推进新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里引出三角形法则。用橡皮绳实验让学生们明确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关系。

2.围绕难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1)难点一的突破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无论多少个共点力都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也就是说,力的合成是唯一的,那么力的分解是否是唯一的呢?
将学生分组,不给学生任何限制条件,只要把橡皮筋的节点拉到O点就行。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可以有很多组不同的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力的分解是唯一的呢?给出两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已知两个力的方向;已知一个力的方向和大小。实验后找几组学生谈谈体会,并对结论进行比较。
(2)难点二的突破
在具体情况中怎样进行力的分解?学生最难以把握的是力沿什么方向进行分解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我层层创设情境让学生不断通过视觉和触觉去感知力的作用效果,其间给学生一些器材让学生们体会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领会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3.学有所得

例题:斜面上的人或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此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是平行与斜面的方向上,使人或物体沿斜面下滑;另一个是在垂直与斜面的方向上,使人或物紧压斜面。(给学生强调紧压斜面的力并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从这个例题可以提出正交分解来。最后呼应引入课题的两个实验。
4.总结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情况
(3)用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力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力的大小

七、板书设计

力的分解分力力的分解两个分力的方向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摇有唯一性的情况实际情况中如何分解力
八、预计效果
本节课我尝试着采用了“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来不断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期望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擅于合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