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数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机结合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22553 浏览:978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一线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新名词也逐渐为大家所认识。在此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探讨有关“数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结合。

一、明确“数学活动”在本课、本章乃至后续章节中的作用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首先应关注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教材的整体结构,明确“数学活动”在本课、本章乃至后续章节中的作用。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不仅是本节课“学生要学什么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数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完本节学生将获得什么发展”。[4]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纸的方式,经历了等腰三角形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过程,由此得到了“三线合一”等结论。这里不仅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等腰三角形的构成、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在证明(二)的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证明中,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等腰三角形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由此学生很快想到添加辅助线)。当然,在证明(二)中几乎所有的定理的证明都与前面的数学活动相关,这些都说明数学活动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影响之大,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关注“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的联系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首先,教师应关注“数学活动”的素材与学生的生活是否紧密联系。
在参加市级重点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数学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对课堂教学的意义。这需要教师对教材中“数学活动”的素材进行合理处理。即在备课过程中应对教材提供的“数学情境”加以分析,对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加以应用,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活动热情;对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要加以改编或自己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好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数学实验室”中提供的学生活动,对学生加以引导,不能忽视其存在。对每章章后的“数学活动”也要充分利用。最好能将学生设计或构造的简单几何体、图形、图案、公式等收集、整理、展示出来(附加合理的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原动力。如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设计图案,设计轴对称图案,图形的面积与乘法公式等。
其次,教师应关注“数学活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的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3]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互动过程。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教学活动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在教学前应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活动中正确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合理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针对“数学活动”的研究、创新和教学反思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教育者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对象,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
首先,教师通过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增强独立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做”数学。这不仅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描述实验过程中的数学现象,验证和发现一些简单的结论和规律,设计和构造简单的几何体、图形、图案、公式等,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刺激学生的神经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应自主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用集体的智慧不断创新、发展,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活动素材。
最后,撰写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学生的活动中收集、整理事例,形成案例,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教学心得,为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案例。
总之,数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切实有效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3]杨裕前,董林伟.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4][5]董林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中学数学月刊,2007(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