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信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8295 浏览:261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成为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即使如此,这种方式也存在着问题,如走形式、当摆设、缺乏挑战性等。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有效地增强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 合作分工 新课程标准

一、合理分组和分工

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是小组合作的目的,如果合作没有安排,任由成员随意说,谁也不理会谁,就像一盘散沙,那么从合作中有所收获就不复存在了。为了不让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就必须要做好分工工作。如在分小组时可按照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每组的人数最好控制在3~6人。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兴趣、性格等因素也是分组时的依据。组内成员的职责需要明确,选择一名具有号召力、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再根据其他成员的能力和个性特长非配不同的工作,承担不同的责任,为任务的顺利完成铺好道路。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小集体的优势,需在小组讨论时让所有同学参与和发言,把更多的表现机会和帮助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

二、熟练掌握合作技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适用于小组合作。大部分时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能很快的说出自己的意见,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就得到了答案,只是走个形式,这样会导致学习好的学生更好,学习有困难的更差。所以教师要事先做好安排,把合作规则讲清楚,让学生掌握好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这些必要的合作技能。一场小组合作讨论可这样安排:把独立思考得出的想法记录下来,按照小组长的安排有纪律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倾听后再讨论,形成大家都认同的集体意见并由记录员做好整理工作。这种方式,每个人都有时间和机会思考和表达。

三、把握正确合作机会

合作理论的观点是: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是合作价值的所在。由于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和可以合作,所以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合作契机,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对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有清楚。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和一定的开放性的内容,才能成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如在“梯形的面积”教学中,可利用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计算梯形的面积的公式,提高学习兴趣,问题的解决策略会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形成。

四、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教师的空间不但没有被压缩,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师的责任也越大了。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不是干其他事情,而是要现场地观察和介入到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对小组活动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指导;对不清楚的任务,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说明;对于过大的讨论声,教师可选出一名噪音监督员;当小组讨论有偏离主题现象或阻碍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制止,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只有深入到小组中,对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有所了解,才能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如在讲解《图形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贴近生活,学生的讨论也很是激烈。在我倾听大家的想法时,发现大家对墨水盒形状的讨论有了歧义,有部分学生说是正方体的,也有学生说是长方体的。我观察后发现,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它是一个长方体。这个争执的出现,表明有些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概念不太了解。于是我新的对教学有了安排,用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取代了下一个游戏环节,并使用了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最终,学生们得到了统一的答案,即“这墨水瓶是一个长方体”。这个例子说明了,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进行调整,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这个口头禅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这会让成员明白:小组是一个集体,各个成员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钻研,完成任务。教师还可以选出一个小组的集体意见作为代表,让其他学生对该意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更容易在团体讨论中发现差异,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上接第45页)本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名人名言,经典案例随手即来,可是很多学生由于知识面太过于狭窄,对于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一律不知,所以即便非常可口的蛋糕摆在面前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着实很令人心寒。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向我们的先辈致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好的书不仅能引人深思,更能带给人心灵上的慰藉。但在这里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写作贵在内心的领悟。真正优秀的作文不在于一味地引用名人名言和夸张的辞藻,能够促动人心的语句辅以画龙点睛的名人名言或哲理故事,更加难能可贵。
四、结语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学素养综合提高的学科。它研究语言的正确应用及发展规律,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以促进汉语语言的更好发展。语言记录历史,历史发展语言,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所以才有“文史本一家”的说法。在职高教学中更应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教学,不能孤立语文和历史的教学,二者要有机地结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的今天,学习历史知识,从历史经验中摆正处世心态,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无论是在校老师还是学生,自己都应该在无意识当中增加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感悟历史,吸收五千年渊博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源于: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
\[3\]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S\].2000.
\[5\]李明.以人为本——职业中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0.
\[6\]李镇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