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导入小学语文课堂导入例谈基本

更新时间:2024-04-17 点赞:4352 浏览:116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有效的课堂导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和结局。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还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质量的目的。下面结合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几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导入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进入文本中。诚如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要求的:“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如,《乡下人家》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陈醉云生动地描写了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卷:那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藤蔓,门前的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鲜花和屋后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但是,对于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孩子,却很难从作者笔下那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体会出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之美。于是,在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乡村生活的图片和乡村生活的视频来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学生在声画并茂的情境中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再让学生说说看到的乡村是什么样的。当学生侃侃而谈,说得兴趣盎然时,我顺势而导:“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充满温馨的乡村生活,走进普通的农家小院,一起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好吗?”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需要任何外力的推动,便可以让学生完全沉醉于课文之中。
再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开课伊始,教师并未直接导入课题,而是播放了一段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凄凉的旋律,触目惊心的画面,那一刻,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情感的波动。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与伏笔,教师再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课文中的父亲,显得切合自然并有效。

二、回顾旧知,温故知新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的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做铺垫来导入新课,为全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服务。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对旧知识的回顾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例如,《梅花魂》一课的导入片段:
师:咱们今天学的课文与梅花有关,谁能说出几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吗?
(生背诵《墨梅》、《梅花》、《卜算子·咏梅》等含有梅花的诗句。)
师:好的,同学们刚才背诵了很多有关梅花的诗句,谁来说说梅花有什么特点?
生1:清秀淡雅。
生2:不惧风寒,傲雪绽放。
生3:在隆冬漫天飞雪、万花凋谢之际,唯梅花傲然挺立,喷红吐翠,与松、竹被誉为“岁寒三友”。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文章《梅花魂》,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墨梅》等古诗学生早已储存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的内容,我从都是写“梅花”这个角度,先让学生背诵熟悉的古诗,接着又回忆梅花的特点,然后引入一篇跟“梅花”有关的文章,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渡,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解释题目,紧扣标题

题目往往是课文的灵魂所在,它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有的文章题目甚至就是中心。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钓鱼的启示》一课导入时,我首先在黑板写上课题,再向学生发问:“读完课题,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很快就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钓鱼的事情,二是得到的启示。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再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教师板书题目后引导:“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源于: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词组成了一篇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组合出无数的画面,有的回答:“在暖暖的冬阳下,作者在观察骆驼”,还有的抢着说:“童年时骆驼是作者最好的朋友,她学骑骆驼的趣事”,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学生也有了探究课文的:课文中都写了林海音的哪些童年趣事呢?她和骆驼之间都有哪些故事?接下来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四、设疑激趣,引发期待

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首先是从“有疑”开始的。疑问的提出,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之中,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地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渴望。
如,我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我这样激发学生的期待:“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
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直接讲课文,而是问学生有没有见过桂花。学生有的说:“学校周围就有啊,每到秋天,整个校园都香极了!”有的马上回应:“对,真香!”我顺水推舟问:“那么,有没有人见过桂花雨呢?学生开始思考起来,他们都疑惑地看着我说:“什么是桂花雨?”我说:“想知道什么是桂花雨吗?那么,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桂花雨》。”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有效的课堂导入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怎样的导入方法,都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巧妙运用,让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更加迷人的火花。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