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策略培养革新能力信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7178 浏览:240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是改“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从而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习惯,促其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已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即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与认识。

1. 教师要转变观念,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创新

1.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1.2 体育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用“强迫性”教育来对待学生,虽然体育课秩序井然,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以一种“侠骨柔肠”的风范,和学生一起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较高兴的状态下学习,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1.3 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创新,才能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出质量、出效果,才能加快学生依附思想的转变,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传授教学内容目标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行为目标的传授,不但教会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即“教之一鱼,授之以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兴趣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拓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源于:毕业论文理工www.618jyw.com
挖掘运动潜能,合理调节课堂教学情趣,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形成自主锻炼的良好氛围和兴趣空间,达到教与学和谐,主客观统

一、提高目标的达成率。

1.4 由强制体育向引发学生内在的体育需要转变。

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篮球教学为例,教师把各种运球方法传授给学生后,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兴趣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学生被动模仿,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而是在学生主动练习中,教师给予提示性的指正,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完成“我要健身”到“我会健身”的认识飞跃,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引导他们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并能够创造性地延伸。

1.5 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指某种创造性活动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贯彻“会学习”、“创造性学习”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与练中,将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学牢学活,并使其转化为基本技能。

2. 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所以,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2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其主动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提出让其能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以培养其积极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各种知识、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得以实现。

2.3 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创造力的方法与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之间,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其本质的区别。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体育技能的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想象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并采取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所学技能的表象特征和内部关系,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2.4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所谓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向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两个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
(1) 让学生先实践后总结归纳,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教“弯道跑”技术时让学生在弯道上跑了以后,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身体向内倾斜是物理中学习的离心力原理。
(2) 通过设疑、提问等手段,发展思维。如跑步教学时问:腿后蹬后,为什么要折叠起来前摆?推铅球的出手角度为什么是40度到42度,而不是45度呢?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讨论,各抒已见,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开发潜力,发展个性,促进多向思维。
实践证明,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无目的、无计划的流于简单技能教学,其效率和效果都是明显不同的。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才学得生动活泼,学习主动性才会明显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收稿日期:2013-03-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