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学管理关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革新革新实践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5639 浏览:146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教学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根本保证,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创品牌、创特色的基础。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管理内涵不断加深,要求日益提高,教学管理如何达到“科学、和谐、创新、高效”,教学管理者面临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 教学 管理体制 质量监控 常规管理
教学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根本保证,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创品牌、创特色的基础。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学管理内涵不断加深,要求日益提高,教学管理如何达到“科学、和谐、高效、创新”,我们教学管理者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许多问题已凸显出来,诸如教师备课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教师上课不按时、不候课,课堂上随意出入教室等;作业批改要求不一致,实训类课程作业布置与批改无要求等;监考老师不遵守有关规定,看报、批阅试卷,试卷批改不规范等;教师教研氛围不浓厚,课堂优课率不高等;教学过程管理流于形式,停留在一般检查层面,评价、反馈、激励机制不完善,不适合现代管理要求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机制,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措施,形成了我校的教学管理特色。

一、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

我校办学层次分中职和高职两个层面, 目前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 人(不含已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教职工220余人,五大专业群共10余个专业方向,专业跨度大,教学管理战线长,且中职、高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高考升学班等办学的体系和流程各不相同,单凭教务科的管理,只能勉强维持教学的秩序,难以做到管理的务实、高效。学校改革校内教学管理体制,于2011年9月开始打破原“教务科(实训科)——教研室(教研组)——教师”的管理体制,设立了专业部,实施以专业部负责制、教务、实训等职能部门参与具体管理的扁平化二级管理体制,让专业部成为教学管理的实体。专业部职能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专业发展及专业文化建设、课程建设与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与技能鉴定、师德建设及出勤管理。学校管理权限下移,将管理重心放在专业部,既改变了教学管理上的盲从无序、形成管理死角(盲区)的现象,又调动了专业部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教学管理绩效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学生培养目标多元化模式(升学与就业并举),2012年在国家、湖北省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5 金、10 银、4 铜”佳绩,总成绩在全省排名第六位;坚持为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人才,每年均有近30名学生考取本科院校,200余名学生考取各类高职高专院校。

二、强化质量意识,构建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机制与保障体系

中职学校要保持长久生命力和竞争力,必须突出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构建并且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与保障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是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指南,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依据。我校教学质量标准由教学目标质量标准、教学资源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多个部分组成。
一是教学目标质量标准,主要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学校每年召开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对教学质量建设与改革提出目标。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体系,如学校《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实施性教学大纲、专业培养方案等,做到了教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是教学资源质量标准,包括教学硬件及软件标准。近年来,我校逐步建立了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质量标准,制定了《实习教师转正考核办法》、《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办法》、《选聘授课教师的暂行规定》、《教材选用办法及标准》、《实验实习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学校选用教材、任课教师管理和实验实习条件均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教材的选取,规定各专业尽量选用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优秀教材;新选取的教材要由两名以上学科骨干教师和教务科共同审查和确定;自编校本教材,形成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教材体系等。
三是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对主要教学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如《集体备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巡课制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作业批改规范》、《教学人员量化考核细则》等,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规范教学管理过程、科学评价教学工作、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建立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

通过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和调控,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我校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学生信息员(各班学习委员)、学生干部座谈会、教师座谈会、试卷分析、学校教学督导组、领导听课、阶段性教学检查、校长信箱等多种渠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教学,从而达到监控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提供师资保证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教师学习培训考核提高的良性机制。
(1)实施“双师型教师成长计划”,以“下工厂,进学堂”的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下工厂”,即与联办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制度,定期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由企业高级技师进行对口辅导;“进学堂”,即派出骨干教师学习培训,近三年,先后选派100余人次专业骨干教师利用暑期赴国内知名高校和国外(德国)培训学习。同时,鼓励各专业的教师分别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统一考试和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证书考试,计算机教师获得“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网络规划设计师”等证书者达到50%以上;电子技术专业、机械专业教师获得劳动部门认定的“高级工”、“技师”等技能证书者达到70%以上。综合来看,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6

2.6%。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