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35248 浏览:1599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来思考思想品德课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
关键词:思品 主体 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认识的机器”。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积极性,更缺乏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思想品德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
1、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学的指导与调控,要求学生认真读书,在粗读的基础上精读,读出问题与思路。其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自学中思考解答;接着让学生列出知识结构图表,写出自学提纲;再次是教会学生如何在教材上归纳知识点,写批注;最后是在教材的体系结构、论证方法、重难点上对学生加以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
2、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读书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写作是加深,使用是目的。书最终是学生读的,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课前预习时间。课前预习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
3、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预习是学习的基本功,学生只有通过课前预习,才能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初步的磁性认识,才能使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才能带新问题去学习,有目的去学习,避免了学习盲目性。学生预习要有预习笔记,有提出问题的记载。教师要督促、检查,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环节。
4、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学生初看教材,似乎一切都懂,对此,教师必须巧设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的思考与争论,再见机引导,适时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为避免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必须重视此项活动的多样化和实效性,这是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
5.巩固已有的效果。常言说: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还有新任务。今天所学的知识都要求在当天消化。课前的预习抓重点是了解知识,是初步记忆;上课时专心听讲,参与课堂提问,是了解记忆;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后练习是强化记忆。因此,课后复习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表达能力分口头和书面两种,这两种能力培养方法较多,涉及知识面较广,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1、开展“新闻播报”活动。利用课前2-3分钟时间由学生播报2-3个新闻,要求新闻要有时间性、趣味性和与教材的相关性,通过这项活动,能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授知与育德的结合,组织教学与教学整体效应的结合。
2、开展“角色换位”表演。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上台讲课,达到培养学生的胆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3、进行笔试训练。对可读性和现实性较强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写体会,并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用诗歌的形式谈商业,用假如“我是……”的补充形式来谈服务行业。此项活动有利于书本知识的运用和深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生活,我们不可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社会阴暗面问题,必须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思维,才能帮助他们解除思想上的困惑,也才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真理的。
1、要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学生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因此,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思考现实问题,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听报告、参观访问、深入社会调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和领悟。例如,通过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祖国发生巨大变化的认识,深刻认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伟大意义;通过了解广大农村的巨大变化的认识,提高对必须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了解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加深对我国进行建设、依法治国的必要性的认识。
2、要让学生深刻认识社会。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用掌握的理论去认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撰写不同类型的小论文,举行主题班会、座谈会、报告会,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才干,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强调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手段,并不是搞“学生中心论”,不能放任自流。因为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相互制约的,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完全抛开教与学的界限和质的规定性,否定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是错误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发挥得好,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总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618jyw.com
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力求避免单调的说教,着重对学生的开导,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动态”中学习,克服在“静态”中死记硬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