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主学习通过“讲座”形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之深思站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3220 浏览:990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423.07
有关自主学习的思考:

一、 理论依据

1、 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自主学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朱熹),"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获得知识,丰富感情,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体。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学习"。

2、现代教育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

3、 心理学依据。

(1)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
(2)认识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皮亚杰把儿童看成一个"独立的变量",反对传统上把儿童看成是一个依赖的变量。一再强调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而不断建构的活动,儿童并不只是受教育于成人,他们自己也能独立进行学习。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要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地进行学习。
(3)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主体以已知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没有主动参与的任何传授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作为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综上理论,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去唤醒、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选择恰当的途径,在亲历知识的形成中享受发现的兴奋中快乐的学习。因为"没有什么力量比自动自发更强大,没有什么成长比主动追求更健康"。
我认为学生讲座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很好的途径。

二、 实施途径--讲座是实施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

1、讲座的选题--致力于学生的兴趣。

自主的前提是愿意自己做主,愿意自己做主的心理倾向是这样做了我会高兴,或我高兴这样做,有满足感。
人都有所爱好,西方谚语云,无论爱好什么都比无所爱好要好得多。基于学生的爱好点让其去积极主动的探索,是不激而能自发,激而而能强大的动力。

2、讲座的资料来源--自主阅读搜集。

学生可以从书本、杂志网络等等各个信息源获取相关资料,大量占有信息。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有目的性的。搜集资料的过程其实是对学习对象的由感知到逐步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初步印象会变得全面,思维也由具体向抽象转变。
不管信息是从哪个渠道来的,学生一定是要去阅读的,这个阶段,学生较大量的占有资料,亲历了阅读,自然也就逐步形成和提高了阅读能力。

3、讲座最终主题的确定--发自学生自我的体悟。

学生在讲座的初期,基本是对某些问题有兴趣,但当他深入寻找资料之后,通过阅读,有了与原先不同的感受和体悟,受到了启迪或引发思考。哈佛教授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教。把自己体悟到的东西传达给别人,本身就是教的过程。我组织讲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讲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体悟。当然这有个人不同的认知在里面,但这个过程,发现了问题锻炼了思维,形成了有理有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
4、讲座是面向一定的群体(受众)发表自己观点的一种演讲形式。材料的组织、形式的选择、展示的方式都是自主性的。一次成功的讲座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兴趣、热情和向学的心愿,有成就感。也能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树立积极的精神状态,改变漫无目的瞎闹,对形成校园文化、创设良好的风气大有裨益。
附:高二(4)班学生本期选题目录。
李敏世界名著《小王子》
杨婕《我是90后》
林艳《我的梦--世界知名大学巡游》
师雯《旷世才女--张爱玲》
周焕云《馋涎欲滴话美食》
马玉娇《舞蹈世界》
慕文龙
郭文昕《神奇的魔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