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归因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比较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15245 浏览:608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对学习成就行为的归因存在明显差异,教师对学生学习成就行为往往归因于努力、能力、态度等学生内部原因,而忽略了教师自身因素,这样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部分学生在自我归因中的主动调节能力较差,尚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归因,从而导致其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此点,本文从初中数学学习中归因的影响入手,对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教育对策,力求通过归因提高数学教学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学生归因

一、初中数学学习中归因的影响

归因实质上属于一种认知规程,具体来讲就是指个体对自身或是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解释以及推测的过程。归因的方式不仅会影响个体未来的行为动机和认知,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情感和行为。基于此点,可将归因看作是个体对自身行为与产生该行为原因之间建立逻辑关系的认知过程。换言之,当人们将某些事件的发生与可能引起该事件发生的原因相联系时,就是在对该事件进行归因。
在数学学习中,归因理论将成就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因素:内部原因是指行为者自身的因素,如行为者的学习态度、兴趣、能力、努力和性格等;外部因素是指与行为者学习过程中相关的周围环境因素,如学习难易程度、教师、家庭等。归因会使学生产生以下两种心理变化:一方面,如果将学习成就行为归因于自我努力这一因素,那么学生可能会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望产生变化,即可能产生成功期望,或可能不产生成功期望。这是因为努力属于自身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其努力的程度决定了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但是,如果将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性格、学习任务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618jyw.com
、教师等稳定性较强的因素,那么学生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望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如果将学习成就行为归因于内部原因,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变化,成功时感到自豪、满意,失败时感到沮丧、内疚。但是,如果将成就行为归因于外部原因,那么学生对学习成败的情感反应就会较为平和、波动性较小。

二、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分析

(一)教师归因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教师都习惯将学生的一些失败行为归结于学生自身的问题,却很少有教师会在自身的教学当中寻找原因,这虽然是教师的一种惯性思维,但不否认这样的归因是真实存在的。然而,教师若是始终都这样做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偏差,最终便会造成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理解。如,将由于教师自身教学方法不当引起的学生成绩下降归结于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努力、不上进,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训斥。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都比较喜欢绩优生和懂事、听话的学生,而一般都不太喜欢绩差生和不听管教的学生。大量实例表明,大部分教师对于自己喜欢和不喜欢学生的归因是完全不同的。当教师喜欢的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时,通常教师都会将之归因于学生自身的能力,一旦成绩不好时,便会归因于考试题目难度过高或是一些偶然因素所导致;而对于那些不喜欢的学生,若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教师往往会将之归因于外部原因,若是考试成绩不好,便归因于学生没有能力。

(二)学生自我归因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绩优生和绩差生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并非是在智力上,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积极性上,他们各自的学习积极性通常都与学习的归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绩优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成绩下降,可归因于其努力程度不够。而绩差生却恰恰与之相反,他们在失败时往往都是归因于自身能力较低、头脑笨、学习吃力。能力本身属于一个较为稳定的内在因素,基本不会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发生改变,即使发生改变也绝非是一时半刻就能够达到的。这就造成了绩差生会陷入一种对自己失望的状态当中,他们觉得就算自己再如何努力也很难在短时期内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这种想法会导致学生开始自暴自弃,从而使学习成绩一降再降,最终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教育对策

由教师归因和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分析可知,师生之间的归因存在着一定差异,若不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消除或减小归因差异,势必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必须端正自己的归因,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态度。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归因差异的存在,关键是各自的认识角度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差异也与自立性倾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客观和辩证的归因,尽可能克服自身归因中的自立性倾向;其次,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有必要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归因状况,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并在课程体系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再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归因中的主动调节能力,借助一些辩证的因果关系,提升学生在认知中的自我监控力,这有助于学生成就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石信刚.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归因与转化[J].硅谷.2008(9).
罗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特征与归因[J].湖南教育(数学).2007(5).
[3]任怀礼.初中学生数学障碍性思维归因分析及解决路径[J].读写算(教研版).2012(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