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理由设计有效性网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5120 浏览:138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有一次,上小学的女儿跟我说,上语文课老是想睡觉,我问是什么原因,她说:“老师提的问题让我没有回答的。”确实,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什么原因呢?《礼记·学记》里有句名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句名言重在说明要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确实在课堂上如果不能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而有所收获,不能让学生经过冥思苦想有豁然开朗的感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要让学生能够思考,能够去冥思苦想,教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手段,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提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乏味、平淡。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我们如何使自己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呢?在新课程背景下笔者曾经尝试有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思路:学生预习——学生提问——师生讨论——教师讲述,这种课堂教学思路在公开课中也曾经看过几次,但效果不是很好,什么原因呢?笔者以为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吗?学生的问题是否切中文章的要害?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师预设的问题一致吗?学生提出的问题假如比教师预设的问题更有价值,如何组织学生问题成为教学内容呢?一堂课45分钟,要落实这些问题,没有教师对文本的充分把握,没有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充分把握,没有教师对课堂的灵活驾驭都是不可能的。十多年前,曾经听过魏书生先生上过这样的课,笔者当时奉为圭臬,然而现在想来,这样的教学过程似乎更有点表演性质,因为在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不是教学专家 ,不是特级教师,所以如果要上好一节让学生感到有收获的课,语文教师要做好问题设计,进行问题预设,来有效推进一节课课堂教学。
所以,笔者和同组老师尝试了这样一种教学思路:课前学生预习——课前学生提问——根据学生提问教师设问——课中师生讨论——教师讲述。下面,笔者以本校一位教师执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教《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课堂教学之前,这位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荷塘月色》之后进行提问,然后教师对学生提问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学生一共提出了以下6个问题:
①本文通过一系列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②作者写“采莲”有什么意图?
③本文以写静景为主,为什么还要写到“最热闹”的时候?
④文中说“我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另一个世界”指什么?
⑤既然是题目是《荷塘月色》,作者为何要用很多笔墨写树?
⑥文中引用《西洲曲》的用意?
笔者以为一般在语文课上出现的问题按内容性质来分可分为三类:知识性问题——包括词语的音形意,文本的背景,作者的情况及语法修辞等内容;解读性问题——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关于文本内容及写作及写法特色的理解;探究性问题——在对文本的解读基本明晰之后,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考,或对文章观点的共鸣,或对其某些看法的质疑,或是基于文章的内容的拓展推论等。
从学生初期阅读文本后提出的问题来看,学生对于文本理解是比较粗浅的,而提出的问题之中,解读性的问题为①③④⑤⑥,探究性问题为②,知识性问题为⑤⑥,显然如果仅仅让学生掌握以上六个问题,教学目标很难达到,所以这位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情况,根据自身对文本的了解,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设计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根据背景音乐《月光曲》)问:荷、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由荷、月你想到了什么样的诗句或美景?
作者直接写荷塘的是哪些段落?
荷塘世界由哪些景物构成?
先赏荷,分别写了荷的哪些部分?
作者为何能在夜间赏菏?
荷月不能分开,笼罩在月色之下,月光是通过哪些事物来写的?有何特点?
由荷写到月,作者特别提到叶、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的何种特点?
作者赏荷、赏月,难道还赏树吗?为何写树?
用两个词概括荷香月,作者在哪节又写了荷?
10、梁元帝的《采莲赋》写了少男少女哪些活动?在这幅采莲图中你读到了什么?
1

1、那荷塘世界的内在(灵魂)是什么?

1

2、置身于这样的世界,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1

3、作者为何去荷塘寻找淡淡的快乐?

1

4、传统上很多文人在遭受苦闷时,寄托山水,你们知道有哪些人物?

1

5、难道朱自清真的感到不自由吗?

这位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设计了15个问题,撇开问题设计的效果不说,教师设计的15个问题包涵了学生初期解读文本提出的6个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这位教师设计的15个问题中解读性问题有11个,从第2问到第11问,教师带领学生领略了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中的月色;领略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而第13问 “作者为何去荷塘寻找淡淡的快乐”?根据以上问题的解决后学生的理解是因为感到“不自由”,由此教师提到了作者朱自清生活情况及文本产生的背景,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探究性问题。而学生忽略掉的其他知识性问题教师似乎也忽略掉了,所以在课后评议时,有的老师提出了关于文本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内容中缺乏了对修辞手法的讨论,确实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也是需要考虑的。
而第11问“那荷塘世界的内在是什么?”,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感到无从下手,可能是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所以,老师马上调整了问题的方向:这样的荷塘世界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是“自由”,其实就是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第④问 “我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是《采莲赋》中“无忧无虑”的世界,但是很可惜,教师没有涉及这个问题。
从14问到15问,两个问题换一下顺序更好,这两个问题拓展了《荷塘月色》文本的本身的意义,教师通过问题设计着重让学生感悟了中国文人在遭受苦闷时寄情山水的特点,学生回忆了陶渊明、苏轼、柳宗元等名人名篇名言以及他们的思想情感。这个问题的设计比较新颖,也符合的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回顾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家山水散文,并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探究,并以此拓展了《荷塘月色》的作者的创作意图。
通过对《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分析,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学生初期阅读文本所思考的问题来进行设计问题,教学的目标性、指向性就更加明确。因为对于文本理解,学生与教师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双方就产生了差异,教师如果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掌握程度,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会更加具有针对性,一堂课中能把学生感到疑惑的地方大多能够得到解决,并且还能产生新的收获,教学效果也自然就好一些。并且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如果从知识性问题、解读性问题、探究性问题三个方面来入手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问题的预设,课堂教学效果将更加明显,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更会充满和力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