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口诀善用手势口诀灵动生理知识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21208 浏览:946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发现手势和口诀的灵活配合,可以把学生带入“角色”,增进知识的理解摘自: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和帮助认识图形形成解题的思路的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手势;口诀;血液循环;呼吸系统
1674-9324(2012)12-0055-02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教师恰如其分地应用手势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光有手势是不够的,也正如很多中国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武功招式必须有相应的心法口诀才能发挥巨大威力,这话很有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学。
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发现手势和口诀的灵活配合,可以把学生带入“角色”,对活跃教学的环节,增进知识的理解和帮助认识图形形成解题的思路的效果十分显著。本文主要阐述通过人体生理知识中血液循环,呼吸系统两个方面的手势口诀,强化学生们对人体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相关习题解题思路的训练和培养。

一、血液循环的手势口诀,在体验中快速形成知识脉络

1.运用合作的手势,了解心脏的结构和所连接的血管 在没有运用手势口诀学习时,许多学生反映,血液循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比如说心脏的四腔位置和所连接的血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等,掌握比较困难,容易发生混淆。
通过学习血液循环手势,两人合作,自己的双手与旁边同学的双手正反相对,用手指相互钩住,手掌露出。自己的手掌代表心室,对方的手背代表心房,手指的连接代表瓣膜,左右的方向以对方为标准。自己的手臂代表动脉,左臂是肺动脉,右臂是主动脉,对方的手臂是静脉,左臂是肺静脉,右臂是上下腔静脉。学生很快就能直观的分清心房和心室的位置,以及动脉、静脉的概念。
口诀: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连静脉,室通动脉;内有瓣膜,防血倒流。
例题:请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四个腔的名称: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2)心脏的心室相连的血管有 ,都是 脉。
(3)在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如果对心脏进行灌注实验,若向⑦内注入清水,则水将从[ ] 流出。
解析:对于这样的对心脏结构识图题目,通过手势和口诀很快就明了房室的关系和瓣膜结构及作用,直观、形象而且不在混淆。
2.同一手势,升级口诀快速记忆血液循环路线。口诀:左室主来右室肺,循环全到斜对房(方);主和上下体循环,肺动静脉循环。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它们是循环路线的起点,体循环的终点到右心房,肺循环的终点到左心房。体循环中左心室连主动脉流经全身毛细血管网到上下腔静脉回右心房;而肺循环则是由右心室连肺动脉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到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例题:小明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生素,请根据血液循环图回答问题
(1)请用数字按顺序表示体循环路线 。
(2)注射的抗生素先到心脏的[ ] ,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 脉。
(3)抗生素到达生病器官扁桃体,药物要经过心脏次。
解析:这是一个血液按血循环路线流动的题目,关键是搞清楚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两条循环路线汇集在心脏,通过口诀,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解题思路。

二、呼吸系统手势和口诀,在理解因果的基础上掌握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时,吸气运动是由主要的呼吸肌即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实现的。膈肌向上隆起,形似钟罩;收缩时,膈顶下降,从而增大胸腔的上下径。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上升,同时肋骨向外侧偏转,从而增大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胸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引起胸腔和肺的容积增大,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因此外界气体进入肺内,这就是吸气的过程。
呼吸运动手势 双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成心形,指尖对应相触,成拜佛状。
吸气的手势表达:上抬双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同时略向外上方移动,八个手指空隙变大,示胸廓扩大;两个拇指同时下降,表示膈顶下沉;呼气的手势表达:放下双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同时靠拢,八个手指空隙变小,示胸廓减小;两个拇指同时向上运动,表示嗝顶上升。
口诀:肋间膈肌齐收缩,膈顶下降肋骨抬,胸廓变大气压低,此为吸气呼气反。
口诀也可以简化成 收大吸,舒小呼
例题:左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解析:简单的讲,对于吸气的动作,起因是呼吸肌收缩,引起胸廓扩大,导致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力,结果气体进入肺部。但是,很多学生从体会中发生误解,以为是气体入肺导致胸廓扩大,以至于解题出现问题。通过呼吸系统手势和口诀。笔者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人体教学中,形象的手势和生动的口诀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平面的内容立体化,将死板的图形动感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直观性为一体,从而渲染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