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爱国主义中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13178 浏览:500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争取早日完成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社会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

一、社会主义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名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牢牢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坚定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教学的方向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营造一个积极有益的文化氛围。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

古今中外,不论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国家都牢牢把握爱国主义这一永恒的主题。在古代,有“贵中华,贱夷狄”的爱国主义,有“忠君节义”的爱国主义,近代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不管有什么不同,但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像一条红线贯穿着中华文明几千年。为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1、通过学习我国境内原始居民,让学生了解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七八十万年前蓝田人,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在祖国境内的概况。此外自北到南,还发现了很多其他原始人类的遗迹,同时我国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至今仍然沿续文明的古国,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如强盛的西汉,繁荣一时的隋唐文明、曾领先世界近千年。古代的四大发明,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乃至世界,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把中国古代取得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用一个图表列出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文化、西汉的丝织技术、唐三彩、四大石窟艺术,尤其是规模巨大的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艺术宝库;还有万里长城、唐都长安的建筑艺术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古代中国的繁荣和伟大,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为有这样一个悠久文明史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使他们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古代中国从不排斥外来文化,它总是将外来文化吸收融合到中国本土文化中去,如古代中国将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由北到南,从东到西的推广,直至西藏形成很多不同的分支,融入了诸多的中国元素,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使佛教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儒家学说,并称中国古代的“三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也不固步自封,而是敞开博大的胸怀,推动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它不仅是东西方之间一条重要商路,也是东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桥梁,一路谱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向世界播撒古代中国的繁荣、热情和友谊。
3、只是到了近代,闭关锁国的中国落伍了。自从英国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列强纷纷来到中国,或用战争手段,或用欺骗和敲诈的方式,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卖国条约,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一败再败。近代百年屈辱,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事实,所以今天我们更要加倍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通过近代史的学习,让理出国共两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如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创立黄埔军校,共同发起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共两党分裂,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国共两党兵戎相见;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亡国灭种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又捐弃前嫌,再次合作,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抗日胜利后,在美帝的支持下,又阴谋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结果中国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败退台湾,造成了今天两岸的分离,未能实现国家的最后统一。由此,启发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裂则两伤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今天身在台湾的国民党应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和再度携手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因为两岸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三通已经实现,一个不依靠繁荣而强大的大陆的台湾是没有前途的,也是没有希望的,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更是时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妄图分裂祖国和制造一中一台图谋,注定是要破产的。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统

一、争取早日完成祖国统一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618jyw.com

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二、社会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

1、要让学生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为什么要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搞资本主义,要结合具体的史实,让学生全面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的志士仁人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首先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发起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最终在甲午战争的炮声中彻底灰飞烟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镇压下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后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改变,广大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在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的道路也是行不通的。这样历史就把救国救民的重任,交给年轻的中国,她带领着最初的五十几个党员,在全国点起了星星之火……经过艰苦卓绝的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并顺利地将新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见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事业,它的成长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有时也有反复和曲折。当前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暂时的挫折。世界格局又是一超多强,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加之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又出现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国际形势更是复杂多变。于是有人就认为社会主义已经过时,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其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运动至今只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才十年,在历史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上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经历了一个长期反复的斗争过程,那么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必然会经历一个更加长期复杂的斗争过程。正因为如此,现在就得出社会主义已在全世界失败,未免太草率,为时过早。
通过世界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之一就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高度集权,甚至个人专权,忽视了社会主义与法制的建设;经济上对广大人民利益损害过多,工农业生产计划指导一切,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以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充分显示出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趋下降,最终为人民所厌倦和抛弃。如果说这是失败,那么它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而我国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通过三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现在我国社会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奥运会和世的成功举办,更是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生命力和自信心。此外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近期的欧债危机,使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唯有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所以我们应当坚信社会主义运动不是失败,只是暂时遇到挫折,它的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曲折的。相信总有一天社会主义之花,将会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总之,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吸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在历史教学过程,让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就是爱国爱家,家国一体,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未定型时期,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依然横行,西方的舆论依然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各种势力依然存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