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思想品德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4169 浏览:95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多媒体技术运用,重视教学导入的多样化,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导入;教学评价
1002-7661(2012)23-250-01
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是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道德教育;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评价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多样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情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重视多媒体教学运用

思想品德课向来较枯燥乏味,有些原理理论性极强,比较抽象,对于受认知水平限制的初中生来说,要真正理解,并非易事。但若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传递教学信息、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气氛,那么可以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就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展开联想,并从中悟出道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有关意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意志的抽象概念有初步认识,我用多媒体展示漫画《乐羊子求学》,并让学生分析乐羊子第一次求学失败的原因。学生很容易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乐羊子无意志,没有持之以恒,才导致失败。这样学生对意志的概念有了直观化的认识,简化知识难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例如,意志的特征以及作用,并让学生相互讨论回答,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幽默风趣的漫画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教学导入的多样化

新课导入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当然,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如引用故事导入法、列举学生身边事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例导入法、穿插社会热点导入法等。
例如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下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导致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邰丽华视频。两耳失聪的邰丽华,没有轻视生命,自暴自弃,为实现自己舞蹈梦想用生命演绎舞蹈感动了国人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惜生命”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视频导入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教学过程的鼓励性评价

鼓励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情感等教学行为,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鼓励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仅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把学生真正教“活”。以往的教学总是用学习结果带来的成功或利益来教育学生,但实际上,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比结果更加重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期望和要求变成有形的事实。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快反应”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动手、动口回答问题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听到了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评价,感到比较满意时,自然会产生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作为“导演”的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快乐体验的获得,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要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还要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激励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使得课堂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续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灵活度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样,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会形式多样、不断创新,一定会不断发展,拥有更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李长东. 《浅析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青春岁月,2011 18.
邵炼. 《浅谈如何激活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3]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运用》.新课程杂志,2012 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