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5397 浏览:191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的途径和策略,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让他们学会学习,他们就可以运用自如地探求课外知识,吸收生活的养料,汲取文学的雨露阳光,以而形成扎实的语文根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来推动他们语文素质的提升?本论文试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方面作些浅谈。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进展,新技术、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得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知识陈旧率不断提升,任何学校都不可能使学生学到他一生中需要用到的全部知识。要适应今天这种“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我试着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方面作些浅谈: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但不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还会全神贯注、积极深思,迅速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一)巧设疑问激起兴趣

一般在开课伊始,教师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用巧妙的设疑办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和兴趣,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带进课堂;而学生在学习历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也可激起他们自学的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应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学会设疑,释疑。

(二)采取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对于一些意境深远,感情强烈写景写物或抒情的课文 , 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远程教育等资源,采取多媒体教学把历史资料或优美景色或同学生疏的动植物再现出来,通过播放配乐课文、录音或图片展示,视听结合。让学生以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以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养成各种良好的自学策略

“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教儿童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的话使教师受益匪浅。只有授予学生能接受的学习策略,通过训练形成学习技能,才能使学生适应时代进展,终生受益。教师在教学时要教给学生自学的策略。

(一)勤于深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读书而不深思,就等于没有读书。只有有了革新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此学习的好策略之一就是多深思。

(二)新旧联系,温故知新的策略

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是以初级到高级,以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的。人们要以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以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建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

(三)抓住知识点围绕其规律性进行学习的策略

语文教材尽管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例如记叙文的学习,围绕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进展及结果进行,掌握其中心思想、叙述顺序、表达方式等。说明文的学习,则要掌握主要特点、种类和说明的策略,把握说明的对象的特点和弄清说明的顺序。议论文的学习,围绕其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进行,掌握其最基本的结构方式和论证策略,找出论点,把握论据。运用文的学习,则要牢记其写作格式,把握写作要领等。

三、养成各种良好自学习惯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自学能力的内容与标志之一。

(一)养成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

指导学生预习要以低年级抓起,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工具书(一本字典,一本词典)和一本预习笔记,并提出具体预习要求:①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掌握生字、新词;②了解作者、背景;③辨认文章体裁;④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段意;⑤摘抄名言警句,记录疑难不足;⑥表情朗读,反复回味,加深影响。这种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仅养成预习习惯,而且在无意中形成自学能力。

(二)专心学习、善疑善问的习惯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就说明了专心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学习更应该是如此,不仅要学得专心、投入、深入,而且要善疑善问才会学有所获。“学贵存疑”。一个学生,如果在他的学习历程中没有提出不足,对知识的获得没有产生过疑问,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不善于学习,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有在学习中发现不足,找出难点,不断地产生疑难,又不断地解决疑难,才能获得知识,进展思维。

(三)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

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有了它,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要学习好,除了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外,还要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动。

(四)坚持阅读、积累、勤动笔的习惯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倾诉,及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和事物写下来,坚持小练笔,坚持写日记,参加社会实践,办班级黑板报,编个人作文集等都是激发学生勤于动笔的好办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增强了参与意识,形成了良性循环。

(五)及时复习的习惯

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著名论断。它就深刻地阐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有着大脑里,而新知识识记过后,很快就会遗忘,由此,需要及时复习巩固。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和策略很多,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内外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讨、学会革新,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不足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那么,就可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