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18157 浏览:816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与欣赏诗歌,唤起的联想,激发情感的共鸣,充实心灵的遐思,增强审美情趣。诗歌语言精练而性强,具有节奏美、音乐美。诗歌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鉴赏诗歌呢?
1.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与意象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境”和“意”的统一。诗中客观的描写是“境”,诗人主观的感受体验是“意”。换句话说,意境诗人主观的情感与客观事物相契合,所创造的情景交融、虚实、意蕴含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剖析、揣摩意境是诗歌教学的和难点,意境与意象一样,客观物象和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融合,但意象是组成整体情景的个体,意境则是由若干个意象组成的整体情境和氛围。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以剖析诗歌的意象着手。对诗歌意象的剖析要浅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要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感受诗人以中表达的感情。,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意象,再以整体上感知解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在欣赏诗歌时,要理解诗人是如何抒情客体来体现的爱和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的,要领略“意”和“境”是如何浑然一体、融情与景的。如余光《乡愁》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其不单单呈现了一段相思文字,更创造了美好的意境;单纯地直抒思乡之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策略教学论文来表达,显得深沉悠远,情深意浓。诗人在不空背景下,巧妙地选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鲜明而独特的典型意象写乡愁,使乡愁是审美表象,可感知的事物。“景语皆情语”,在这首诗中,“情”与“景”的交融体现得淋漓尽致,能以中领略到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
2.体验诗歌的情感
所谓诗言志,通俗地讲,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情感的。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于感情去感染人,给人以美感。饱含,富于想象,是诗歌最、最的特点。那么,在鉴赏诗歌时就抓住诗歌物象,由“形”入“神”,得“神”忘“形”,揣摩感悟诗人浓烈的情感。
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又如舒婷的《致橡树》于谦的《石灰吟》。欣赏这一类诗歌,细加品味,才能体察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3.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核心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语言的魅力。,诗歌教学以语言入手,以品味语言开始,才能切实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诗歌的语言十分凝练厚重,言简意赅。诗歌的语言还音乐美。诗人感情的起伏、波动,诗歌自然地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要体现轻松喜悦,诗歌的节奏就明快;要体现昂扬激越,节奏就急促有力;要体现悲哀伤感,节奏就低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还能使诗歌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具有音乐般的美感。鉴赏诗歌时,感悟其音乐美会加深对诗的理解,并能更深切的审美愉悦。品味语言英以几入手:
3.1 “诗眼”。“诗眼”即贯连全篇的字句,诗眼的安设如同“神光所聚”,一字点缀而使全诗灵化。
3.2 句法变换。诗歌句法变换有诗句成分省略和句式倒装等。成分省略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上句下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句式倒装,诗人有意颠倒主谓。
3.3 用典。典故以精炼的文字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古诗词为达到言约意丰,常使用典故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
3.4 修辞手法。为使诗句更加、生动、感人,诗人常使用修辞手法,品味语言就弄清楚修辞手法所指的。比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如李白说愁,愁到“白发三千丈”;对偶最为常见,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有比拟、借代、反复、呼告、互文、顶真等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语言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蕴藏的思想内涵。
总之,诗歌教学要让学生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与意象、体验诗歌的情感 、品味语言、用典、修辞手法等等全方位的欣赏,以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收稿日期:2012-04-2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