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加强实践活动、注重感知体验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31418 浏览:145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如下教学倡议:

1.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

“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与前面学生学过的计量单位(元、角、分、厘米和米)相比,它不如货币单位那样为学生日常生活所熟悉,也不如长度单位那样直观、,靠观察。它“看不见”,却“摸得着”(学生有轻、重的生活经验和肢体感觉)。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活动,在情境中感觉体验1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重量观念。,课始可安排学生观察两个粉笔盒(空盒,装有粉笔),先让学生猜测它们各自的轻重,再让学生亲自掂一掂,使学生懂得要比较物体的轻重,光靠眼睛的观察,而要掂一掂或称一称的策略教学论文。又如,认识重量单位克时,教师要让学生课前准备2分硬币,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比较轻的物品。教学时要让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学生形成克的重量观念。再如,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时,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①让学生把大米装在塑料袋里,并称出1千克的大米,让学生顺次传递,动手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②学生掂一掂自带的物品(如重5O0克的袋装黄豆,重250克的味精),比较、感受不同重量物品的感觉差别。③发给每组三个重量不一装有大米的塑料袋(内有一袋重为1千克),让学生再手掂一掂,找出重1千克的袋子,看难找得准。④让学生拿出若干课本和练习本,先用手掂一掂,并增减,估计一下有1千克。再用台秤验证,比比看,谁拿的最接近1千克。为了使学生比较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师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克、10克、11克、10OO克大米,让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这一系列的实践、感知、体验活动,使学生对1千克的实际重量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2.组织估测游戏活动,进展学生的革新思维

认识千克与克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习估计出1千克和1克的大约重量。,教师除了按课本中安排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实践体验以外,还要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估测游戏活动。在教学中,在“数”和“量”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让学生在“量中用数,数中学量”。如组织学生“猜测、估算黄豆粒数’的游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准备好的黄豆中称出1千克,让学生估计一下,l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看谁用的策略教学论文好?学生有多种策略教学论文:①用台秤称一称,先称出10克黄豆,数出有几粒,再推测出1千克黄豆的总粒数。②用小杯子量一量。看一看1小杯约有几粒(取整十数),再量出共有几杯,推测出1千克黄豆的总粒数。③在纸上铺一铺,把黄豆在纸上铺开,先看看10粒(或几十粒)黄豆占纸面的位置有多大,再以此一份,估计出共有几份,推测出1千克黄豆的总粒数……。上,还让学生推测出2千克、5千克黄豆的总粒数。这样让学生在解决数学理由的中,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实际运用,使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讨、合作交流,学会了以不同的角度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用多种策略教学论文解决理由,进展了学生的革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革新意识。

3.组织实践运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运用能力

认识秤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技能,小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理由所缺少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现在市面上推广使用的台秤,来安排学生认秤的实践运用活动。课前要让学生带常见的物品,课中准备好的天平和台秤,让学生称出物品的重量。也安排学生模拟购物活动,如购买黄豆或大米,四个学生为一组,每组选同学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当顾客。当顾客的学生要购买1千克、2千克、3千克的黄豆或大米,当售货员的学生要称出相应黄豆或大米的重量,并说出黄豆或大米的单位;当顾客的学生要推算出所要付的钱数,当售货员的学生要说出顾客付的钱够,要不要找钱,找多少钱。看谁称得又快又准,看谁算得又快又好。还体重器,让学生称一称的体重。这些旨在让学生实践生活,既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数学在生活实际运用价值,又训练了学生认秤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运用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