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诗词,让吟唱之声联结童心与诗心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19126 浏览:834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枝花。”稚嫩的童音,朗朗的书声,令每走进校园的人都会怡然与欣然的境界。这古诗词的魅力,它是精神之源,滋养着母语的生命与情怀。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向来是语文课程的内容,语文教师启发儿童诗情,点燃儿童诗意的。老师们古诗词的教学,形成了诸如“明诗意、入诗境、品诗情”或“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文”等学习古诗词的策略教学论文,在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古诗词的对策上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五绝《江雪》,老师们一般会“明诗意、入诗境、品诗情”的策略教学论文,安排这样三个:一是带领学生读读说说,理解“绝”“灭”“蓑笠”等词语来整首诗的大致意思;二是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感受诗中所写的雪之大,再抓住这样环境下老翁还独自一人在钓鱼,领悟环境反衬下的老翁的孤独;是老师由学生作者柳宗元的生平,写作这首诗的背景,以而学生体悟诗中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孤寂凄清的内心世界。
这样的教学比较扎实,学生对诗意把握诗情感受也都比较到位了。,这样的课堂总感觉在童心与诗心之间隔着,学生的诗意诗情把握显得过于“理性”,不免带着贴标签与猜度教师迎合教师的嫌疑。
是诵读的理由吗?
是的。《文心雕龙·乐府》中说:“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对于古诗词来说,声律它的性格,所用声韵的不同、节奏的起伏,古诗词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或慷慨、或奔放、或内敛、或沉郁,气韵独特。学习诗歌,就像性格来认识人,诗歌的声韵节奏是忽视的。所以,沈德潜说:“诗,以声为用者也。”
语文老师都到了诗词的诵读,一般都会在学习诗词中安排诵读的。比如《江雪》,一般的朗读总是这样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可诵读,除了拖长音调再模仿性的加点摇头晃脑以外,与白话文的朗读有不同呢?古诗词与音乐密切的联系,所谓“声依永,律和声”,说的古诗词的声、韵、调来创作。,古诗词的诵读与白话文的朗读就有很大的不同,要用被称为吟诵的独特的朗诵策略教学论文。
以吟诵的角度浅析,会柳宗元在《江雪》中使用了比较少见的仄声入韵,“绝”“灭”“雪”还入声字。入声字读短促骤止,吟诵有凝滞峻切的韵味。是这样来吟诵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山”“踪”“舟”“江”是平声字,且“

二、四”的位置,要读得悠长。“绝”“灭”“雪”就要读得短而急。

在学生把握了诗意,对诗孤独之情感受,让学生自由诵读。然后我说:“这首诗还有读法,请同学们听听看,说说又有了不同的感受?”我平长仄短的规律,并这首五绝的入声字入韵的特点把诗歌吟诵了一遍。学生感觉老师的停顿、节奏与延长音的处理与大家习惯的读法不同。谈到吟诵引发了感受时,有学生说,好像诗中有孤独,还有坚决的感觉。也有学生说好像感觉孤独寂寞中还有一点果断,无所畏惧的味道。契机,儿童凭着声音的直觉已经接近了诗心,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也在声音中朦胧觉察到诗人的顽强与傲然。
此时,我适时补充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所经受的迫害和磨难,他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信中所明确表示的:“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的,再让学生们听徐健顺先生的吟唱音频。此时,在古韵古调的抑扬顿挫中,孩子们闪亮的眸子里分明洋溢着别样的光芒。这一刻,诗心声音与童心了联结。
有时,吟唱同一诗人不同的作品,能学生颖悟诗情,还能在直觉中感受到作品的不同风格。苏教版第九册有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寥寥数语,却写得朴素而温暖,充溢着生活的烟火风趣,展现了辛弃疾这位以豪放词著称的词家的另一更具人情味的。
为了凸显这首词的婉约清丽之韵味,我《古诗文诵读》中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比较性的诵读。《破阵子》慷慨豪迈,写梦境沙场驰骋,音调铿锵激昂。而结句“可怜白发生”,声调缠绵苍凉,充溢着诗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清平乐》,音调轻松活泼,上片每句是

四、五、七、六字,下片每句六个字,节奏起伏有致,契合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我吟诵《破阵子》,学生诵读《清平乐》,然后师生交换词诵读。两首词音调比较鲜明,学生都能自然地适合两首词的情感与意境的声音诵读。尤其是“醉里吴音相媚好”和“醉里挑灯看剑”两句,都有“醉里”,却“醉”得那般不同。怎么诵读呢?学生说,“醉里吴音相媚好”写的是白发翁媪亲热地聊着家常,要读得亲切,声音柔和;而“醉里挑灯看剑”写的是酒后在灯下看宝剑,剑光闪闪,有壮士的英雄之气,要读得豪迈一点。
读得亲切、柔和,读得豪迈,诵读的斟酌体察中其实对诗心的叩动。英雄的豪迈与渴望安宁的柔肠也就在声音长与短、高与低的比较中交融在童心之中了。
国学大师胡小石先生曾一袭飘逸的长袍,手持长剑,一边讲一边吟诵屈原的《楚辞》。台上,先生神游象外;台下,学生浸淫于诗境浑然忘我。据说胡小石一次讲授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讲着讲着,便情不自禁地唱了:“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意,欲采苹花不自由。”唱了一遍,又唱一遍。如此五六遍,胡小石把书一掷,对大家说:“你们走吧,我都告诉你们了。”
汉语独特的音韵特点创作的古诗词,本身就着合乐律可歌吟的特点,能在古诗词学习中引入吟唱之法,那么,童心与诗心就有可能跨越历史的疏远与间隔,在音韵的抑扬起伏中着直觉与情韵的联结。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