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29341 浏览:1333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高中学生却普遍反应地理难学,甚至有学生得上了“恐地症”。笔者采用观察、座谈和课堂测试等方法,通过分析比较高一新生入学前后的地理学习状况,发现“恐地症”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的产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成熟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说明课改后的初、高中间的差距不见缩小,反有差距加大的趋势,引人深思。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作者先从“衔接”研究的背景出发,对“衔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系统论、儿童认知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调查、考证了高一学生入学前的地理学习状况,重点分析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随后,作者尝试性提出了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再建设性提出新时期解决衔接问题的策略,最后是作者对本文的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本课题的展望。【关键词】:新课程初中、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原则方法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4ABSTRACT4-8前言8-9一、研究概述9-13(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9(二)概念的界定9-10(三)国内外研究概况10-131、国外概况10-112、国内概况11-13二、“衔接”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13-17(一)系统论13-14(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4-161、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152、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153、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154、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5-16(三)认知结构理论16-17三、高一学生入学前的地理学习状况调查17-23(一)调查的对象及范围171、调查的对象172、调查的范围17(二)调查的内容、过程及分析17-211、了解学生的自然状况17-182、调查、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状况18-213、核实、分析调查内容21(三)调查的结果21-23四、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困难的原因23-27(一)初、高中教学内容和任务的差异23(二)不同时期学生自身的差异23-251、自我意识的高涨23-242、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征243、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24-25(三)新课改的不成熟25-271、课程目标达成标准的不确定性252、课程改革推广铺开的仓促和冒进性25-27五、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则、方式、方法27-36(一)教学衔接遵循的一般原则271、必要性原则272、目的性原则273、循序渐进性原则27(二)解决衔接问题的的方式27-281、主动式衔接27-282、被动式衔接28(三)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主要方法28-361、地理知识的衔接29-332、必备的地理能力衔接33-343、方法衔接34-36六、结语36-37(一)基本结论36(二)存在的问题36(三)展望36-37参考文献37-39致谢3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