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27395 浏览:1222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旨在让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熟悉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当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较低,反映物理难学,物理成绩不理想等现象,这就直接导致物理教师普遍以为|教育论文网|物理难教。如何“物理难”这样一个困难,成为大家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通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笔者以为|教育论文网|部分学生物理形象思维能力较差是导致“物理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概念和规律都是由大量物理表象抽象得出,有些同学没有积累足够的物理表象,或者积累的物理表象大部分是错误的,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建构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产生困难。在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或者无法将碰到的物理过程或现象与已经储存在大脑中的物理表象相联系等,这些是由于物理形象思维能力不足导致“物理难”的另一种情况。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生活圈比较狭小,积累的物理表象相对较少,在学习物理时显得更加吃力。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一贯重视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练习,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较为忽视。物理形象思维能力是物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解决“物理难”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形象思维理论和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四条培养农村高中学生物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原则。这四个原则是:(1)让学生了解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关于知识和学习的观点;(2)注重让学生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3)注重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积累表象材料和培养想象能力;(4)注重物理形象思维与物理其它思维的结合。制定第一个原则的目的是使学生增强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第二个原则的是为了使学生拓展知识,建立比较具体的人生目标,增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其它两个教学原则是具体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之一,也是教学科研上的一大课题。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运用本文中的四个培养物理形象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结果发现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动机普遍增强,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教学,能使师生共同以为|教育论文网|的“物理难”这一状况得到缓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更具持久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词】:农村高中学生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论文提纲】:摘要4-6英文摘要6-101绪论10-131.1课题研究的背景10-111.1.1我国对创新人才的渴求101.1.2我国农村高中生学习物理状况10-111.1.3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111.2课题研究的意义11-131.2.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11-121.2.2希望能为将来研究该课题的人提供鉴戒作用12-132形象思维研究历史与现状13-172.1形象思维研究历史13-142.1.1国外对形象思维研究历史13-142.1.2国内对形象思维研究历史142.2形象思维研究现状14-162.2.1对形象思维概念的熟悉基本一致142.2.2对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意义进行了阐述14-152.2.3对数学教学中的形象思维有了较深的研究152.2.4对形象思维的过程进行了初步心理分析15-162.3培养形象思维的实验研究现状16-173物理学中形象思维概念界定17-213.1思维的定义173.2物理思维的概念173.3物理形象思维的概念和特点17-183.3.1形象性183.3.2二维性183.3.3动态性183.3.4创造性183.4物理形象思维的过程18-193.5物理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19-214本研究的理论基础21-244.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1-224.1.1建构主义知识观21-224.1.2建构主义学习观224.1.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224.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2-245培养物理形象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24-365.1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24-265.1.1注重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245.1.2注重让学生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24-255.1.3注重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积累表象材料和培养想象能力25-265.1.4注重物理形象思维与物理其它思维的结合265.2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26-365.2.1第一原则的实践26-275.2.2第二原则的实践27-285.2.3第三原则的实践28-295.2.4第四原则的实践29-366阶段性教学实践结果分析36-37结论37-38参考文献38-40附录1物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40-42附录2调查报告结果分析42-45后记(含致谢)4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