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本教育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作用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9375 浏览:3468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党的十七大把“以人为本”的科学进展观写进了党章,并把它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生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进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形式。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教育的教学方式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本文就生本教育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作一些探讨。

一、实践生本教育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学生潜能(学习兴趣、动机和积极性)是一个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相统一的过程。前者是以外在社会文化精神因素影响人的心理的过程,而后者是人的内在潜能的发挥过程。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没有由内而外的过程与由外而内的过程的接契,由外而内的过程就不能取得增益人的潜能的功效,另一方面,没有外在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人的潜能的丰富,就缺乏了现实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往往夸大由外而内的过程或者说只夸大外锋,而无视学生内在潜能(学习兴趣、动机和积极性)的发挥或学生潜能的内发过程,所以,即使教师教得再多,教师所教也还是外在于学生的,还不能转化为学生的潜能,还不能扎根为学生进一步进展的精神底蕴。
生本教育的教学过程却是一个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增益的过程。它既重视学生学习的由外而内的外锋过程,但更重视由内而外的内发过程,以而为学生自身潜能的自主开发和丰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例如,它将学习任务交付给学生(并且是尽早交付),变“马拉车式”教学为“激发式”教学,变“截流式”教学为“源流式”教学,这一系列措施使学天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进展的主体,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也就在他们自主发挥的过程不断丰富起来。所以,在生本教育课堂上,每每能见到的是气氛热烈、学生乐此不疲、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不让老师下课的情景。学生是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生不仅学得多、学得好,而且学得轻松;学习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一种负担,不是一件要去应付的苦差,而是一件其乐融融、布满欢愉的活动。

二、实践生本教育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先学后教”“先做后学”作为生本教育的教学原则,其“先学”“先做”不限于学生对课文的预习,不限于学生阅读教材中要求学的篇章,更不限于找出并熟悉未学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而是以未学课文为核心、为基点,采取“以读引读”的方式来扩展学生的经验。例如,让学生寻找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对这些段落或句子发表议论;再如,让学生去查找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去学校图书室查找,也可以上网查找,还可以请家长帮助查找,结果下来,学生少则找到了三五篇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多则找到了十几篇,甚至更多,因而,学生的知识信息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当学生要学习《威尼斯之夜》这篇课文时,他们以图书室、互联网等处找来了大量的关于威尼斯的文章,他们不仅知道了欧洲有个威尼斯,他们还知道了在东方、在我们中国也有个“威尼斯”——苏州有东方的威尼斯的美誉;他们不仅知道了威尼斯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美丽城市之

一、他们还懂得了要保存威尼斯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定要加强环境保护……

在讨论常规化的生本教育的教学中,学生以课外搜集到的知识信息是交流、讨论的固定内容之一。当学生带着各自获取的资料信息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信息源,每个学生都成为了一条传播信息的渠道,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不再限于教材和教师对教材的注解,丰富学生经验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封闭的,而是多样的、开放的;在学生“先学”基础上而进行的交往、交流成为一条知识信息传输、拓展的宽带网。在这条知识信息的宽带网上,学生的阅读由薄变厚,学生的经验由扁平而立体化。“以读引读”与交往的常规化一道,在使教材内容大大扩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经验,“少教多学”这一为人们企盼的教学目标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成为现实。

三、实践生本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协作能力。中职生面对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职生渴望学到一技之长,轻易产生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思想,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在生本教育中要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知识短文《说话要文明礼貌》时,笔者联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将口头表达练习课变为学生“经营汽车维修保养”课进行教学,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合作,或由老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维修工人,或由学生互换角色,着重练习学生与客户沟通交谈的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中专学生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比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实施生本教育中,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提问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我们在学习梁实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尝试了生本教育教学方式。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五个问答题:1.关于作者。2.请用一些词语概括出国文老师的特点。3.“我”对国文老师的感情怎样?4.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感情如何?5.“我”当年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学生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梁洁梅同学上台讲解,当她讲到第二个不足的时候班里同学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有人说这位国文老师对学生很不友好,动不动就骂人,有同学说老师骂学生是由于责任心强,对学生严格要求等,一时间争论不休,梁洁梅同学事先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时傻了眼,站在讲台不知所措。于是笔者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几分钟,把梁洁梅小老师请到教室外,跟她商量,让她把同学们的意见分成两队,让同学们自选态度,就刚才争论的不足结合我们身边实际进行一场简单的辩论。后来在有秩序的辩论中,不足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一类突发情况,为学生以后碰到类似不足提供了参考,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是提高了学生处理运用文的能力。运用文是人们交流信息、处理事务、联系工作、洽商业务等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工具。在所有的文章体裁中,它和人们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使用频率最高,能写运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运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运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施生本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各类运用文的练习教学,以汽车广告到汽车销售说明书、以听广播到写通知或广播稿、以写求职信到工作总结等,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课堂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天地。
四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施生本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听说练习中的招聘和应聘、自我先容、演讲、辩论等内容,让学生搜集素材,编成小品,进行实地表演,分别扮演招聘职员和应聘职员,体味应聘职员是如何进行自我先容和竞职演讲的,在交际时如何留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如何在招聘职员眼前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以而实现感动招聘职员的目的,促使学生由不敢说、不想说变为敢说、想说、会说,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实践生本教育减小了学生间的分化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