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图式,进行科学设计,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34315 浏览:1576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深刻变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熟悉到,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有着一些引人深思的不足。实践中出现的不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什么”出现了模糊。学生常常花大量时间感悟、感受文章思想情感、人文内涵,甚至是在读故事、学其他学科知识,弱化甚至忽视了语文基本的语言技能学习。二是教师对“如何教”不清楚。合作、探究、表演、游戏热闹非凡,但热闹之后究竟留下什么,效性如何,却很少有人深入探讨。
为此,我校确立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图式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将现代认知心理学图式论述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探讨,以期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不足,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一、图式论述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小学语文学科要教会学生什么?最基本确当然是学生的语言文字技能,即听说读写能力。而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的探讨表明:所谓能力实际可以用广义的知识来解释。假如教学要有效解决学生能力不足,那么就需找到能力背后的知识本质。图式即是学生能力背后知识本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学家鲁梅哈特把图式定义为“表征记忆中贮存的一般概念的数据结构(datestructure)”。这里的“数据结构”也就是一种认知框架。语文图式是语文学科中某些规律性知识在学习者头脑里的一种表征方式,它通常以意象、结构、心理模型的方式显现。图式表征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即它可以是不精确的、无固定边界的、不建全面的。
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很多规律性知识是属于难下定义的、结构不良的,这部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最适宜的表征方式是图式;此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对一些抽象概念、规则难以理解,而形象的、模型的、框架结构的图式表征方式比较符合他们的思维加工水平,在低年级段甚至整个小学阶段,某些语文概念、规则不宜通过文字定义教,用图式结构教更为恰当。
根据图式论述,新的信息必须纳入个人的原有图式中,才会变得有作用。假如学生头脑中具有某一语文图式,学生就可以借助这个结构理解学习内容。固然在日常生活中图式的习得与运用是一个自动的过程,但假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给予学生图式化的知识,学生就能迅速习得语文图式,其各项语文能力就能明显提高。

二、建构小学语文图式系统,探讨解决“教什么”的困难

探究小学生识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能力背后的图式,建构小学语文图式系统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与效率,解决“教什么更好”这一困难。我们经过探讨发现,小学语文学科主要有以下两类规律性知识适宜以图式表征:

1.文本结构图式

它可以分为句子结构图式、段落结构图式、文体与篇章结构图式。
(1)句子结构图式。包括单句图式和复句图式:单句图式,包括二素句、三素句、四素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图式。所谓二素句,就是句子中仅仅包含两个要素:谁 干什么。在学生牢固掌握“二素句”,对什么是完整的句子有初步概念的基础上,学习三素句、四素句等句子图式。复句图式,包含因果联系、并列联系、承接联系、假设联系、目的联系、条件联系、总分联系、转折联系、递进联系、选择联系、取舍联系的11种复句图式。以因果联系为例,基本的表达式是由于A,所以B,其他复句也有相应的基本表达式。
(2)段落结构图式。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总分联系、承接联系、并列联系、因果联系、转折联系、递进联系等六种段落结构图式。以总分联系和承接联系的段落结构图式为教学的重点,由于这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常见常用的图式。
(3)文体与篇章结构图式。是指文章的基本框架,它与段落图式相似,是由段落图式扩展而来的。总分和承接结构是小学课文里最常见的篇章结构图式。文本结构图式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时自上而下加工,符合以整体人手的认知规律。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有四类记叙文:叙事、写人、写景、状物,都有明显特点,因此,就有了以下四种文体图式,它可作为学生初读课文的重要抓手。
①叙事类的文章,一般按照事情的进展顺序来写的,中心落在某些价值观上。如《船长》《虎门销烟》《诚实与信任》等。
②写人的文章,通过一件事或者几件事来体现人,反映人物的特点、品质。在对教材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写人的文章蕴含有另一种图式,即角式。按照文章主题,常见的角式有英雄(伟大)人物、平凡可敬的人、可怜的小人物等。比如,英雄(伟大)人物角式,其图式主要要素为:人的特点 典型事例 细节描写一精神品质;如《詹天佑》《李时珍》《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
③写景的文章,一般根据作者观察点的变化、时间空间的转换来描写景物的特点,借景抒怀。如《九寨沟》《田园诗情》《黄山奇松》等。
④状物的文章,往往以几个方面描摹事物的整体或者部分,借物明理或者托物言志。如《雾凇》《金蝉脱壳》《青海高原一株柳》等。
假如学生掌握了这些文体的特点,即是在脑海中构建了文体框架。拿到文章,学生就能快速地激活脑海中已有的图式,并通过变量赋值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2.阅读图式

教师的“教”是为了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学”。假如教师能够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形成一定的“教”的程序,并转化为学生“学”的程序,也就是“学”的图式,学生就学有方向、学有优法,无疑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在“教”的程序方面,我校课题组教师在实验探讨中,认真总结、凝练教学步骤,已经开发出的阅读图式主要有:五步识字程序;阅读教学(新授课)的基本程序;学生独立阅读一篇课文的基本程序等。
为发掘更多的学生学习程序图式,目前,我们建立了相应的探讨子课题,按照语文教学特点搜集、汇总、浅析学生学习策略,提炼相关的学习图式。
在建构小学语文图式系统的同时,我们完成了句子图式、段落图式、篇章结构图式、文体图式教学顺序的编排,即图式教学的时序。以句子图式为例,以一年级到六年级,先教什么、依托哪篇课文教,何时为图式新建,何时为图式的增生和调整,都逐一得到确定。

三、探讨小学语文图式课堂教学方式,探讨解决“如何教”的困难

“教什么”的不足得到落实后,探讨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如何教”的不足。我们综合运用了图式论述、学习心理和教学设计论述,探讨探讨小学语文图式课堂教学方式。

1.专项能力图式教学与单篇课文图式教学

我们确定了“专项能力图式教学”和“单篇课文中的图式教学”这两种课型,先后开展了二素、三素、四素句、承接复句、承接构段、总分篇章结构等近30节次实验课的探讨。
(1)由于句子、段落图式的例子相对简单,占据学生的记忆空间小,学生能够在一节课内通过感知大量的例子归纳出句子、段落结构,适合作为专项能力教。篇章结构图式、角式、体裁图式等蕴含在整篇课文中,不能作为专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