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更须重视诵读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8474 浏览:329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们都知道语言能力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抑扬等技艺教学论文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以字顺的文章。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
语文水平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语感,即语言经验。学习者在感知、吟味他人文章的过程中,把他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经验获得的过程。同时,以对文字的感受上看,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味的直接感受。语文教学作为文本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应该使二者之间"零间隔"接触。只有这样亲身去接触语文才能真正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才能使学生真心的热爱语文。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不少人还对诵读的地位、作用等,作过精辟的论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些闪烁着睿智之光的论述,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点,我觉得特级教师支玉恒说得特别好,不光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有感情,要读出文章的内涵,读出你对文章的理解。于读中发现不足,于读中解决不足。所以,我以为,在“深化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今天,“诵读”不但仍有其现实作用,而且更要重视。那么,如何抓好诵读教学呢?

1.要加大诵读的练习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主导,避免单一的说教,努力做到“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推动教学论文诵读。这样才能使教学相得益彰,活跃课堂气氛,诵读之声才能不绝于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转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文章中能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诵读,老师决不要担心学生学不会而以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去替代。对于比较简短的文章我要求学生真正地做到熟读成诵,比如教学《咏雪》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文中的“儿女”属古今异义词,假如只是给学生答案,学生很轻易忘记,但是我要求他们读到会背,而不是强记下来,所以在讲到“儿女”一词时他们很自然的知道与现在的意思不同。尤其是诗歌、情景交融的散文,汉语里面那种轻重缓急的节奏感,那种和谐动听的韵律感,那些词汇美、句式美等,老师就更不要去多费口舌作讲解,而只要夸大学生自己反复去诵读就好了。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识字悟义,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感受汉语特有的审美体现力,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主旨,让他们在反复的诵读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假如不是这样,而只靠老师讲,文中的美妙怎么能品味出来呢?这样由诵读带动讲解,由讲解推动教学论文诵读,讲解和诵读结合,语文教学就会显得轻松融洽,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一堂课,应保证主要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而不是进行琐碎的浅析。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记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终极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

2.要讲究诵读的策略。

要知道,语文教学忌讳的是“万人一面,千课一法”的教法。诵读假如不分文体,不辩好恶,一味地要求学生按同一方式去读各类文章,那一定会使学生如坐针毡,越读越烦,久而久之就自然会失去读书的兴趣,更不用说去猎取知识了。因此,诵读一定要讲究策略。有时要求学生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发音正确,口齿清楚地正确诵读;有时要求学生速度适宜,节奏恰当,顺利流畅地流利诵读;有时要求学生理解诵读,在诵读时掌握词、句、段其至全文的作用,有时还要力求读出抑扬抑扬的节奏、优美和谐的韵律和喜怒哀乐的感情。例如,诗歌、散文之类。这样,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就能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学生就能如见其人,如面其声,如临其境,以而产生感情的共鸣,受到思想的教育,振奋诵读的。介入诵读的人数也要灵活多变,或一人,或几人,或小组,或全班;甚至还可分角色诵读,比赛诵读(含师生比赛诵读);假如有条件在课堂上播放诵读的录音带或录相带,就更能使学生读兴大发。

3.要加强教师的示范读。

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这跟她们注重示范读有很大的联系。加强示范读,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技艺教学论文。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以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

4.要加强诵读的指导和督促。

由于相当长的时间以来,大家都不够重视诵读,致使诵读能力成为学生的弱项,诵读的知识对于学生也几乎是一片空缺。因此,极有必要加强对诵读的指导。,要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诵读习惯就必须进行强化练习。每上一节新课,课前一定要求同学预习,上课时一定要先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试诵读老师课前布置的课文内容,听他诵读,语气语速是否合乎文意,断句、间歇是否公道,口齿是否流利,表情是否丰富。诵读得好的,当堂给予表扬,诵读得分歧要求的,要加以指导并让他们反复诵读,诵读到合要求为止。每上完一节课,一定要布置一些出色文段让同学读,特别是对文质兼美的文章还要求熟读成诵,下节课检查并给予评分入册。固然,这会失之于空洞呆板,但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学生自然会日诵不辍,养成一种认真读书的习惯,书中的知识就会读进脑里面,以后写起文章来就能够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对诵读的指导应以督促学生讲普通话开始,这是练习诵读语感的最有效途径。接下去,要结合诵读实践,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使其有“迹”可循,不至于漫无目的,无所适以。
这样,给足时间让学生练,加上有效的指导和督促,便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一旦学生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了。读得多、读得好了,语感便具备了,语言材料也充实了,再辅以语言知识的点拨,何愁语文学不好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