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16350 浏览:713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人们逐渐熟悉到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语感教学有利于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言语能力练习、思想情感教育、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小学语文教改的重要突破口。

一、在比较中揣摩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固然并不深奥,且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学时,老师可通过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调一调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正确精妙,挖掘其蕴含作用,以而有所感悟。

二、在想象中感受

语言感受的产生是以感性为主体的,练习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有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公道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中重现,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中,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在教《少年闰土》一课中,教师娓娓动听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海边的瓜地里,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深蓝的天空中一轮明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一个机灵可爱的刺碴少年……以而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以中培养语感。

三、在入境时品味

古人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练习学生的语感,就要把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使学生透过文章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作者那起伏的情感,“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涛。因此,在语感练习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使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如《再见了,亲人》中有一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单以字面上讲很轻易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它的感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索:文中的“雪”和“炭”指的是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议论纷纷:“雪”,指的是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炭”,指的是大娘冒着林弹雨为战士们送来食品。“雪中送炭”不正表达了中朝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吗。通过琢磨,学生以“雪中送炭”这个词,品味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四、充实生活

生活感受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是徒劳的。语感培养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因此培养这种能力不应局限于有限的40分钟,囿于窄小的教室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中。让学生深切地去感受生活,读社会这本大书,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到综合的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个集听说读写练习为一体,融字词句段篇练习为一身的过程,一句话,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在人的进展语言的最佳时期进展人的语言。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又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着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着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语感的培养是逐层深入的,又是相互渗透的。因此我们在不同的语感培养阶段应分别施以不同的练习策略,有所侧重,循序渐进,使得学生面对语文材料,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进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语感练习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引导学生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一旦形成,则终身受益。我们语文教师要自觉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进展规律,不断以实践上和论述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感练习,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德凤.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作文教学探讨,2008(3).
[2]裴永祝.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校长阅刊,2005(Z2).
[3]陈敏敏.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08(3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