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5080 浏览:180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对读法天生机理
什么叫“对读法”,以课文某处的“此言”为轴心,与课文相关的“彼意”相对照,或以课文的“此言”为轴心,与相关的其他文本的“彼意”相对照,以期达到互识、互补与互证的目的,谓之“对读法”。此法天生依据是:
——哲学依据。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的字词句段篇都是普遍联系的。解读文章基本策略之一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换言之,汉语是人治语言,而不是法治语言,十分讲究语言环境。对字词句段篇的解读,离不开对它们所处环境的考察。于是,把字词句段篇与它们所处的环境对照起来阅读,便有了哲学依据。
——心理学依据。比较是思想中确定事物之间同异的思维过程。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熟悉,都离不开对某一事物和另外一些事物同异方面的比较。实践证实,只有将事物之间的异同加以比较之后,才能正确地鉴别事物,才能在纷纭复杂的环境中确定方向,对相同的事物给予相同的反应,对于不同的事物给予不同的反应。同理,对文章要有比较透彻的熟悉,非进行对读不可。
——文章学依据。大凡一篇文章,都要处理好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等不足。“有序”,指的就是文章的思路,一提到思路,自然涉及到过渡与照应。刘勰指出:“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若辞失其明,羁旅而无友;事乖其次,则飘寓不安,是以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文心雕龙·章句三十四》)这里的“内义脉注”即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的“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之意。这里的“外文绮交”指的是文章的衔接,即照应与过渡。照应有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照应(首尾呼应),前伏与后垫的照应(前后呼应),行文与标题的照应(照应题目),这样,把开头与结尾,前伏与后垫,行文与题目对应起来阅读,就成为可能或必须。过渡有“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过渡,一层翻进一层中的过渡,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怀间的过渡,这就为我们的对读(总分对读,层层对读,叙述与议论、说明与描写、描写与抒怀对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对读法的具体操纵

一、篇内对读

1、篇内字词句段的对读

现以《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例,以示一斑。
①词语与所处环境的对读,读出词语的语境意。
生得伟大而死得寂寞的左联五义士。“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隐约其辞”作何解?只需联下文,“好些诗”“几首诗”“跑他的路”,就说得含含糊糊、闪闪烁烁。说话含糊、闪烁正是隐约其辞的含义。再看“真是明珠投暗了”,联下文,凡297字,一说买书之难,二说自己爱书之切,三说托人送书的郑重其事,四说书最后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这些正是明珠投暗的语境意。再说,“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夜”,“又去跑他的路”的“路”与“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夜”“路”,参看有关注释,可以互训。至于解读诗歌“惯于长夜过春时”,千万不可坐实,太坐实,只能直面惨淡的诗意。由于鲁迅先生在行文过程中,对各诗句均有注脚,诗句与注脚对读,诗情诗意互见。用不着教师在那里饶嘴费舌。
②首段、尾段对读,读出标题含意。
“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作家……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便可以明了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深刻含义——不是写几句文章使自己延口残喘式地记念,而是鼓动人们走完五位青年作家尚未走完的路,尽快地结束当下这样茫茫的“长夜”。
③甲乙两事物或人物的几种基本属性的对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运用了几个典故。在阅读了相关注释之后,分别写出甲乙两事物或人物的基本属性,然后基本属性对读,读出作者弦外流音。例如:
典故——高僧坐化
甲:秦桧A以“莫须有”杀害岳飞
乙:国民党反动派A′以“谁也不明白”杀害柔石
B捉高僧C高僧说了真话D秦桧乱杀无辜
B′抓鲁迅C′明明白白的合同D’?
其间,D′正是作者的弦外流音。

2、文章节选部分与原文的对读。

①节选与原文对读,读出文章的“心”
编者出于自己的考虑或者囿于自己的眼光,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往往是“节选”,而教者有必要拿出原文与之对读,大有利于对节选部分的正确理解。例如读庄子《秋水》(节选),使人觉得,它的“心”是要谦虚,不要骄傲;对读后,才明白它讲的是“小大之辩”的不足,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世上的万事万物是复杂的,是难以熟悉的,既然难以熟悉,那就不要“可怜无补费精神”,还是清静无为好了。又例如读荀子《劝学》(节选),使人觉得它的“心”是端正学习态度、明了学习策略,但只要与原文对读,便可明确:它主要是讲学习目的,即人通过学习,达到备圣心、做君子的目的,以而转变“人之初,性本恶”的情况教学论文。
②删节部分与原文对读,读出作者“心志”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第五自然段“项脊生曰‘……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已被编者粗暴地删去,笔者迄今还不明白他们删去的理由。此段为议论,是前文叙述,描写的升华。作者以蜀清、孔明自喻自况,发抒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表白自己“一举扬名天下知”的自信心迹。“蜀清、孔明昧昧于一隅(蜀中、陇中)也”,而“余区区处败屋中”呼应文中的“修葺”“复葺”,“扬眉瞬目”勾连前文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儿之成则可待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世何以知之”(其后“秦始皇筑女怀清台”“时人莫之许也”)暗合“何竟日默默在此”“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数年如一日,刻苦攻读而“不售”,暗自神伤,自觉怀才不遇而郁郁寡欢,可以想见。但功名利禄是悬挂在归有光头上的一串香蕉,光宗耀祖是灌注于归有光胸中的一根香肠。他以为:我归有光一定会衣锦还乡,有母亲的关爱,有祖母的勉励,有先人神灵的护佑,加上“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一定会像蜀清那样能守丈夫之家业(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振兴家族;一定会像孔明那样,“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兼济天下。因此,归有光正话反说“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他要表达的意思是,我是坎井之蛙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抑郁与自信,是读书人的普遍心理,更何况归有光是一位比女孩还要敏感,情感还要丰富的人物。经他这么一“调侃”,一般读书人读之,他们的自卑与自负的感情潮水自会放纵奔流起来。

二、篇与篇的对读

1、补充式对读

拿其他篇作为该篇的补充,使该篇的内容更加丰富。例如读《项脊轩志》中回忆母亲的一节,不妨拿出他的《先妣事略》对读,的确能使人百般难过,泣不成声。读回忆妻子一节,不妨拿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昼夜记梦》对读,读出归有光对亡妻“以来不用想起,永远不会忘记”的思之切,哀之痛。妻子植树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目睹亭亭如盖之树,必然想起亭亭玉立之妻,树亭亭如盖,枝叶越来越繁茂,而归有光对亡妻的思念,越来越犹如决堤的潮……

2、发现式对读

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对读,的确可以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主题方面的差别:《记》文,告诉人们不要像庸人那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那些牺牲的义士,而使这个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而《为》文是摆脱悲哀的重压,化悲痛为气力,以继续战斗来纪念死者。
情感的差别:《记》文是不加制约教学论文的悲愤;而《为》文体现出一种冷静的悲愤。
预见上的差别:《记》文体现的是对革命的热烈希望与期待;而《为》文体现了对反对派必然灭亡,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强信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是和鲁迅先生思想的进展变化密切相关的。1925年“三·一八”惨案前后,鲁迅先生还是一个刚刚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主义者,而1933年,鲁迅先生已是一位成熟的共产主义战士了。长期的斗争,使他对反动派的熟悉更加深刻,对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有了更深入的感受。因此,他比过去更能够冷静地面对黑暗的现实,化悲痛为气力,满怀信心,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投身于摧毁旧世界的战斗。正是这种态度和思想的进展变化才造成了两文的差别。同学们通过对读,对课文的理解将更加深刻。自然,在对读之前,对读内容的选择,对读比较点的确定,教师是要花一番心思的。

三、有关对读法的感悟

我之所以写出以上的话,是由于我觉得当下语文教学中的两种倾向必须克服。一是置身于学生与大师之间。喋喋不休的讲解,教师的身影足以挡住大师的表情和声音。二是多媒体的滥用与乱用,消解了文本对学生直接影响的作用。我们的对读法,夸大的就是读书,多读书,由点而线,由线而面,由面而体,以期达到叶老所倡导的“不教”而“自行阅读”,“不教”而“自能作文”的语文教学境界。进而使语文教学轻舞飞扬起来,使语文教师获得某种程度的解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