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8 点赞:25605 浏览:1178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革新教学论文的突破口。”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要进一步培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趣味和美感效应,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一、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特点

对学生审美心理特点做出正确地浅析,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
以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来看,学生的审美心理呈现阶段性。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以经验型向论述型进展的。高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一些感性熟悉,而对意象的熟悉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的过程,即审美感知过程。高二学生审美感受逐渐深入,在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有感受、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即审美想象。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进展上体现出以抽象思维能力进展为主的方向。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熟悉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以美学的作用上去体味和熟悉作品。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华,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学生能够感性思维中注入理性思维,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在一连串原来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学生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发挥创造性,获得审美的愉悦,以而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二、挖掘教材的审美作用

作用的解读,是文学阅读的第一步。作家对生活和世界的洞察与关照、热情与理性、诗意与哲学的意蕴,总是随着他的情感的走向交织在作品里,使得作品气韵生动。而这一切,都只有通过作用的解读才能把握。
文学的作用是丰富的、复杂的、深广的。这是由于文学是描写人的精神世界的产品,而人的精神世界包含着政治的、历史的、宗教的、道德的众多因素,它们同时组成文学作品的多种含义。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审美作用,由于作家是通过审美体验、情感反映的方式来对现实生活做出评价的。他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照,以自己独占的情感去体验,并最后塑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1.注重内容上的审美作用

受一贯的“政治——社会”批评方式的影响,我们总是习惯看重作品的社会性,忽略心灵性;看重社会政治作用,忽略审美作用。这种做法削弱了作品应有的艺术魅力,败坏了学生的文学味口,而文学阅读应有的人文关怀也成了空中楼阁。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审美作用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人生作用,即作家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的展示与对生命意蕴的揭示。如对别里科夫,假如我们以人性的角度去看这个人物,就会发现这个将自己层层包裹起来,躲在精神囚笼中等待死亡的萎缩的人格,带有很多的悲剧色彩,以而使我们出现一丝怜悯之情。而弱小的别里科夫为什么能辖制这个城市15年?提出并讨论这个不足,就能以更广泛的角度反思人性弱点。任何伟大的作品,总是展现出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并透过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情感,透过情感终极体现人类的生命形象。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作家性灵化的杰作,富有人情味,它对生命、对人性的亲切问候是不隔时代的,它体现的审美作用是更深远、更永恒的意蕴。

2.理解作品中形象的审美作用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叙事文体的形象称为典型,而把抒怀文体的形象称为意境。对这两大类艺术形象进行审美浅析时,要留意它们的差别性。
在浅析典型时,应该以人物本身的语言方面来理解,另外要留意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的联系。如《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为了让刘和珍的形象初步浮现在学生跟前,应先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列表格分成三方面——“平日体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要求学生按照表格的具体要求阅读课文,逐项解答,使刘和珍的形象立起来。为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再回过头在“平日体现”这项中,重点浅析“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的全年”这句话。“生活艰难”这四个字看来固然平常,可是一经插入刘和珍简历的先容,加上语调沉重、为之动容的讲解,那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此时学生的情感大门打开,再结合板书内容“毅然——黯然——欣然——奋然”去启发、点拨,就增强了学生审美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以“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
意境,一般指的是某种包含着情感、情趣和理想的景观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境域。如《荷塘月色》一文,在静谧朦胧的景物中,交融着无处不在,挥之不去的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的精确、优美、独特的感染力,去品味作品的精妙之处;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图景,配上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揣摩,进而感受作品的艺术境界;更可以设置一些关键性的不足,如“超脱是不是一种逃避?”引导学生入境,这便是读者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对话”,是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碰撞。

3.感悟作品中情感的审美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教育。“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言文字负载着灵动的思想及丰富的情感,只有恰当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才能收到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的效果。
语文教材,以内质来说,大多是“情动而辞发”的佳作,但出于时代、环境、心境的差别,很多涉世不深的学生,无法进入那些作品营造的世界。比如买橘子的父亲的“背影”,让“我”流泪,很多过惯“公子哥儿”生活的学生就是感动不起来;那个“尘泥渗漉”而“稍为修葺”的项脊轩,让归有光珍爱备至,今天住在高楼大厦里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以中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心理学表明,青年学生非常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感情共鸣,不足在于我们的诱导是否得法。语文教学必须把情商的培养放在与智商同样重要的位置,以此来全力培养学生的悟性、个性及审美能力,让他们的智能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进展。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富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进展的关键。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基本气力,我们有责任以学生的审美心理需求为依托,深入地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用美的策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符合美的规律的学习中使学生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
(杨立勇浙江省永嘉中学语文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