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教学上风做好德育渗透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3319 浏览:76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语文因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在教学中进行德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应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在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采用有效的途径进行德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途径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量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基本职责与义务。教书指的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育人则是指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地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审美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同志曾经说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流,更是应该坚持这一宗旨。特别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一切都处于急剧的变化当中,各种诱惑不断,我们的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不成熟,好奇心又强,轻易受影响,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熟悉自己”,实在,现实中学生中时常出现的一些心理不足,往往是由于不能正确熟悉和对待自己而引起的。应该让学生在学校中感悟生命的奥秘、作用与价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而语文教材在这方面应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则要不忘德育渗透,它犹如和暖柔柔的春雨滋润着幼苗,使它们发芽、开花、结出累累果实。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则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则有助于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而确立强化学生在语言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结合阅读、写作练习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健康、丰富的情感。可见语文教师只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有效地实施德育渗透方能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价值。

二、提高渗透意识,善于挖掘渗透点

语文教材选文多以经典为主,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语文的制高点,为终身进展奠定牢固的基础。现行教科书选取了很多我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的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例如古代的孔子、孟子、庄子、墨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曹雪芹等,现当代的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艾青等,外国的莎士比亚、莫泊桑、普希金、高尔基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的,是不同思想、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有文学的、有历史的、哲学的、科学的、艺术的,它们不只是语言运用的范例,更主要是学生与古今中外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话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使学生突破原先狭小的心灵圈子,放眼国际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风采,同时以作品中感受伟大心灵的搏动,领略言语世界的奥妙,提高语文水平和提升精神境界。
同时,初中语文教材的选编充分地考虑到德育大纲要求,在浩瀚如海的中外古今的优秀作品中撷取了很多的思想内容与文学艺术并重的作品,为初中语言教学进行德育的主要内容。初步分类如下:(1)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如《北京立交桥》、《中国石拱桥》等;(2)体现亲情、友情的,如《散步》、《羚羊木雕》等;(3)体现传统的思想品质和美德的,如《陋室铭》、《爱莲说》、《出师表》、《愚公移山》、《岳阳楼记》等;(4)揭示旧社会的黑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来侧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如《孔乙己》、《在烈日与暴雨下》、《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5)体现对生命的热爱的,如《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等;(6)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如《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黄河颂》等。这些优秀的古今中外作品都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我们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提供良好的素材。只要我们语言教师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作用,并付于有效的教学方式,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语文课文具有鲜明而丰富的思想内容,因此,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于漪说:“娱目、动情、激思、励志,均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言因素的教学之中,与语文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水融,使学生思想上受到教育,感情上受到熏陶,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获得提高”。以语文教育大师的这番话中受到启发,我以为应该通过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生动有趣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备课时备文与备道统一

语文备课应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将备文与备道结合起来,备课时要设计语文语言文学知识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要设计思想品德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在备课中要善于挖掘课文中潜在的思想品德因素,对一篇课文先要进行浅析,不仅考虑字、词、句如何讲,而且考虑通过字、词、句的课文内容浅析,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备课要做到文道结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按照文道结合原则,精心设计每一课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靠灵机一动,临时“穿靴子”、“戴帽子”。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家庭的和谐与温馨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宽容和忍让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保证。如莫怀戚的《散步》,写了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就是在这平常的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体现出了浓浓的深情。在备课时就应将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让学生多读描写母爱的作品,有助于熟悉到母爱的伟大,以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如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都是很好的范例。

(二)讲课时利用语文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这里我仅以讲授说明文为例谈谈我是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事理说明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促使他们将来更好地学以致用,报效祖国。在《看云识天气》一文教学中,通过学习有关气象知识,让学生感知大自然是千奇百怪、变化莫测的,但也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运用客观规律,才能驾驭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要的,尤其是教说明文,不至于再出现教师枯燥无味地讲,学生垂头丧气地听,相反可以使学生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掌握知识,活跃思维。

(三)通过作业批改,扩大德育效果

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也应该不放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作业中,有时会暴露一些思想不足,一次,我让学生用“任劳任怨”“深恶痛嫉”造句,在学生作业中有这样两个句子:“在工作中任劳任怨的人真是傻瓜”;“我对责任性强的班干部深恶痛嫉”。我把这两个句子在班上念了,发动同学们进行讨论,很多同学发了言,对这种熟悉持否定态度,下课后我又找到造这两个句子的学生,这个学生也醒悟过来,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由此可见。看学生的作业,不能只看正不正确,还要看内容是否与学生思想言行一致。假如句子不错,内容不是积极向上也不能算作业全对,要抓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进行品德教育方面,语文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上风在于: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日记、作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学生的思想不足。“言为心声”,学生的很多想法都倾诉在日记和作文中,我们要善于捕捉他们不健康的思想苗头,及时引导、浅析其危害性,以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进展。
当前,自上而下抓减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志在《关于教育不足的谈话》中也夸大说:“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可见“教书育人”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二者不可偏废,每个教师要想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加强个人的师德修养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余雯,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