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15469 浏览:69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作为以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特别是中专语文具有不可代替的职能,语文对任何人来说是最有运用价值的,对中专学生来说,不论学习何种专业、都应具有本国传统文化知识,本国文化精品的一定修养和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民族文化素质。然而中专语文教学有着着诸多的、令我们无回法避和否认的不足,针对中专语文教学有着的不足,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这是现在我们中专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兴趣;探讨性阅读;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1)07-0084-0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专学校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公共学科,在实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运用型人才教学目标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据了解,不少中专学校语文并未发生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一些中专学校过于夸大对语文知识的传播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过于夸大对文学知识的记忆而忽视语感的体验,过于夸大对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视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笔者以为中专教育应是以就业为出发点、落脚点,并且组织实施文化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活动。作为中专学校的语文课程,既要满足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教学要求,也要为中专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论述基础,更要体现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原则。本文仅对中专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的不足及相应的对策谈谈自己的熟悉。
1当前阅读教学中有着的不足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说阅读是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是无声的对话,是精神的对话,是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是人的生命体验运动。当我们调动深度情感体验,对文章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以强有力的介入行为进入文章的艺术世界和情感领域时,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我们可以与他一起走在生命高度亢奋的意识刀锋上,以而目睹生命的本相,闻声真理的告诫,悟得文章的真义,感到有一种心智为之洞开、灵魂得以抚慰的惬意。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浅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用讲授和练习的策略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练习达到的水同等客观因素,至于学生个性的进展、特长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则被以为根本不关语文老师的事,根本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把学生雕琢成一个样子容貌,成了流水线上的新产品,同一型号,同一样子容貌,泯灭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直至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进展的。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除了课堂上随着老师浅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的阅读很少,就是阅读了,随意性也较大,或者由于任务,或者用来消遣,或者凭兴趣翻翻,甚至把名著当作快餐,改编成动漫。至于探讨性阅读,自然,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知道,大部分同学不太清楚探讨性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探讨性阅读,探讨性阅读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什么帮助等。
2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这一阅读策略主要夸大阅读的兴趣。主要以学生主体进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进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由于每一门学问都是以阅读书籍开始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这样做:
(1)发挥教材上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上风,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
(2)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每节语文课的5分钟的口语练习,内容是个人的阅读心得: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3阅读应有一定顺序
阅读教学应以整体结构人手,即首先通过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然后通过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浅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澈、鲜明。就教师来说,这是对文章以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进行浅析教学的过程;而学生则是以熟悉的起始,到熟悉的入门,最后使熟悉奔腾升华的熟悉过程。假如我们不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就直接分解文章的各部分,那么将势必使教与学的活动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印象将会是孤立、分散、不完整,将会导致学生片面地理解课文甚至出现谬误。以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结构功能总是大于各体功能之和。我们必须以整体结构出发,进行阅读教学,即不要把字、词、句、段、篇各个孤立起来,而应围绕文章中心有机地联结起来,以整体结构上去熟悉,这样才能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我们夸大首先要对文章有个总体印象,夸大不要将字、词、句、段作孤立的浅析讲解,但绝不是反对对文章局部作深入的浅析探讨。有了总体印象之后,还要捉住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情节、结构和具体的描绘,进行深入精读,达到以“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语文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我们应该趁着这股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东风,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实质内容及要求,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钻研阅读教学的新策略,努力开创阅读教学新局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