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限制性对话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3991 浏览:115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近况来看,有着着不少不足。必须牢牢把握住对话的实质及阅读教学的规律,把教师的导读和对话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不足导读;对话;限制性对话;倾听

一、背景及近况

对话教学,古已有之。孔子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的对话教学,柏拉图有助产士式及讽刺式的对话教学。这些上古先贤的优良传统,在高考的重压下,消失殆尽。连最能体现人文之美的语文课堂也变成了冰冷机械的剖析课,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
新课程提出的对话理念无疑为当前“死水”般的课堂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教师反思自己在传统课堂中的“霸者”作风并积极地进行实践探讨,力图把自己和学生放到相互同等、相互尊重的联系中,进行思想、情感的“对话”。语文课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变得热闹,变得“百家争鸣”。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曾观摩过一堂语文竞赛课,课题是《故都的秋》。在展开课堂讨论之前,老师极为亲切随和地和学生“对话”,她说:“根据我的了解,你们班最有决定权的是老大(班长),下面我想和老大商量一个不足,我们将分组研讨,你可以帮我个忙,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学习研讨小组吗?”班长颇有些尴尬地站在那儿,不置可否。最后委曲说:“就前后桌,4人一组吧。”后来这堂课凭借其鲜明的“新课程”特点获得全国一等奖。
深入思索,这种对话的实质让人怀疑。在这种课堂上,学生阔别文本,畅所欲言;教师点头颔首,微笑肯定。即使学生强词夺理,教师也微笑附和。教材的束缚没有了,教师的权威没有了。师生之间同等“对话”了,语文课堂却在一团和气中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真的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则更让人怀疑!
二、反思
细细浅析以上现象,发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有着着以下一些不足:

1.学生具有了话语权,课堂热闹了,是否就实现“对话”了呢?

2.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3.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是否都是值得肯定的呢?

根据“对话”论述创始人戴维·伯姆的阐述,对话应是群体在真正的信任和坦诚的条件下,个体之间直接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需要预设目的或议程并能共享作用以而获得双方的共赢。但在对话之初需要一个辅导员来推动教学论文对话的进程,并随时对发生的事情进行相应的解释和说明,甚至在特殊场合可以限定对话的范围,使对话双方在特定的目的上通过真正的彼此的倾听而达到共享与提高,戴维·伯姆称这种对话为“限制性对话”。而语文阅读教学无疑就是这种“特殊场合”,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对话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到“限制性对话”,即通过教师的导读明确对话的方向,师生就特定的不足进行思维的探讨和共享。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有相应的点拨,明确对与错。这种对话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进展规律。歌德对审美情趣的培养的见解是:“须知品味不能用中等货色养成,只能用杰作上品。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这样打好基础,便有了评价其他作品的标准,不会估计过高,也不会过低。”他在这平实睿智的话语中揭示了教育的真理:学生作为不成熟的个体,他的学习、生活都需要引路人。否则就会出现歌德所说的让人遗憾的现象:“莎士比亚给我们送来一银盘子金苹果,我们呢,通过学习他的剧本接过这只银盘子,然而只用它来装了些土豆,真是糟糕透顶!”
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在于通过教材所选择的一篇篇典型课文,慢慢培养起学生阅读与欣赏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若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足甚至错误不置可否,就是最大的失职。明确了这一点,前面的几个不足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解决这些不足,教师的导读和“对话”有机结合无疑是一个良策。

三、应对对策

把教师的导读和“对话”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称之为“戴着镣铐舞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以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不足导读,创建对话之基

叶圣陶曾明确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因而,在语文课堂里,教师应以语言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学生应当以语言为中心展开个性化阅读和对话。如何扣文本之“语言”,关键是教师的导读,尤其是教师的不足导读。教师以不足导读促使学生真正面对作者,面对文本,在师生对话中,倾听别人,内省自己,终极达到对文本全面、深入、独到的个性化理解。只有在这种特定的对话情境中,学生才能在真正作用上获得“共享思维”,获得进步。
例如在教授《阿Q正传》时固然要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更重要的是由阿Q的性格历史回到社会历史,回到辛亥革命的原点,还原人存活的困境。基于这一点,可以用下面两个不足来导读:阿Q作为一个人,他本能的需求是什么?是在哪个层次上的需求?若此,学生方能更深地进入文本,进入人物内心,也方能真正走进鲁迅。
正是有了教师的导读,学生才能够在特定的不足上进行深入的对话,才能真正有所得。

(二)把握节奏,消解对话之压

通过对话,我们可以共享思维,获得双赢。但进行对话的过程却很轻易遭受挫折,以而带来意外的对话之压。对话给人最大的压力是发言的压力。对自尊心特强的高中生来说,这种压力尤其显得大。于是出现了下面两种情况:(1)由于害怕而退缩;(2)由于急于发言而没有时间来消化别人的话。这就轻易导致这样的结果:(1)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对所探讨的不足深思熟虑——比如是认同此观点还是排斥它;(2)在学生就某一不足思索时,别的同学则继续他们的对话,而当这个学生想就某一点发言时,话题已转移了。
解决这些不足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张弛有度。师生要能共同熟悉到对话应是以容的。在对话中要能冷静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学会“倾听”。教师作为对话的“辅导员”,应尤其善于倾听,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控对话的节奏,把握对话的有利契机。例如在教授《祝福》时,学生忽然提出了一个似乎很“幼稚”的不足:祥林嫂为什么不逃到别的镇去寻求美好的生活?此问一出,有的学生点头附和,脸上大有“于我心有戚戚焉”之状;有的学生则大有不屑之色,甚至哈哈大笑。教师认真思索这一不足产生的内因,把握住这个契机,有效引导讨论:祥林嫂逃过吗?祥林嫂可以逃到哪里?她为什么不逃了?让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来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而且能让他们进一步熟悉文学作品的“典型性”。再如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学生提出:华连卡为什么会爱上别里科夫并同意嫁给他呢?公道引导讨论这个不足,就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浅析人物,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
只有善于倾听,课堂才能更好地以学生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调整课堂节奏,化解对话之压,使对话更具有实效性。
总之,在对话理念的关照下,语文课堂固然需要革除旧弊,但教师在教学中的导读作用却是不能放弃的。只有把对话的“辅导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课堂对话才具有可实施性,才会具有实效性,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