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22663 浏览:1050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它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教育教学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清末学塾教育的消亡,对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也消失了。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实在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固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继续和发扬。更重要的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以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说过,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他以四个方面予以说明: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虚实字”;二,“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辨平仄声”;三,“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简而言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应当再次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

一、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灵魂——人文性。

文化底蕴的薄弱是当今学存活在的普遍不足。现今的语文学习中常常是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意识就更淡薄了。语文教学的“中国特点”,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对联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文学遗产,是一种凝缩了的艺术。它的独特之处是与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极富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对联文辞的精练和民族文化的深邃。

二、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

对联除了作为传统文学艺术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教学方式,古之人对于对联教学是相当重视的。张志公先生在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一文中说:“属对(即对联),古已有之,到了近体诗(律诗、绝句)时期,成了一种格律,诗里的某两句必须成对。属对这种语文教学策略的形成,显然和近体诗有渊源联系,然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作诗的范围,进展成一种教学手段了。”文史学家周劭先生曾说过:“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更为偶合的是,对联练习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跟现代语言学教学论述不谋而合。“人类学习说话,是以独词句开始到双词句,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透这个思维过程中,独词句体现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造句的原理,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联系的虚词。”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恰好是该论述的绝佳例证,他在《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以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学者钱剑夫先生回忆自己小学“对课”的经历:“逐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能对出者先归。一年级一字,如天对地,马对牛之类;二年级二字,如天高对地厚,白马对黄牛之类;三年级三字;四年级四字……”可以说,对联练习的过程,就是思维练习和表达练习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三、对联教学体现了师生同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联系。

对联教学固然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策略,但它却不受其漫长的历史影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师生当堂的对联练习,使得枯燥呆板的课堂布满生气,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推动教学论文教师角色的变化,即师生都处于一种同等的创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学布满人文关怀。面对词与词组构成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思维的起点上。在更多情况下,教师的思维灵敏程度以及发散程度都未必高于学生,特别到了师生互相提问的环节,对联的答案已经超出预先的设定,更多地体现的是开放性和探究性,这样就更加体现师生同等的主体联系,课堂的教学更加开放,包容,布满激励。这种课堂氛围,是无法刻意营造的,它不是教师个人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学生的被动体现,而是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对联教学可以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

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特别是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但是学生回答不足的主动性往往与题目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密切的联系,不足的挑战性越强,引起探求和解决的也就越强。对联是词的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并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课文中常见的词语,这样的特点就使其布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索和创造的空间。对联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内容,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个性、美德、心态、风俗等等,对学生个性的激发乃至心灵的触动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恰如其分地运用对联,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如在教授《鸿门宴》时,我运用了这样一副对联导入课文:“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我先将这副对联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问学生这副对联说的是谁。当学生回答出说的是樊哙时,我又结合课文解释这副对联丰富的内涵,(鲁肃不如樊哙,文不如武;狄青怎比萧何,武不如文)学生发出一阵感叹,深感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趁热打铁先容《鸿门宴》文章背景。这样导入,既自然生动,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创造力

对联是在一定的限制中求得表达的语言形式,就像戴着枷锁舞蹈,要想表达得贴切深入有感染力,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要能以成千上万个词语中选择出最恰当的词,还要把它们迅速有机地串联起来,成为一句或是一段有作用,有感情,有顺序,有趣味的话。通过对联练习,学生以语言最细微的基础开始起步,学会炼字,筛选词语,写出优美句子,再到篇章,都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过程,由此可见,对联是学生思维写作练习的利器。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对联创作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思维和语言的练习,是一个布满尝试和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也是知情统一的知识获得过程。而动态的探究过程才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对知识积累加工的同时,能让学生自主体验情感,在方寸间发现感受词汇内在的丰富内涵与背景,使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体现和发挥。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对联练习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我在浅析《杨修之死》一文后,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杨修,学生概括为:“一张巧嘴,道破天机:两片薄唇,招来横祸”。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杨修之死的理由,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又如学生把《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概括为:“百草乐园,自然熏陶;三味书屋,文明教化。”可谓一目了然。这种做法,比只串讲课文字词,不浅析其内容主旨,多了一层能力练习,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到位。再如在温习古诗文时,我设计了“东临碣石观沧海”,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西望星汉射天狼”“西望夜朗寄愁心”等下联,而且都出自学过的古诗文(分别出自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此类对联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浑然一体。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对联除去作为语言思维练习之外,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进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联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与绘画书法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对联外形整洁,节奏和谐,具有绘画美、节奏美、建筑美等特点。尤其是很多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写对联的习惯,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人勤物阜,国泰民安”等等;另外更多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对联当成自己明志的载体,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全副身心,满腔热忱全部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不朽的杰作,流芳百世。例如明朝东林党人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而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则通过歌颂项羽、勾践以自勉,表明自己奋发的态度和不羁的个性。
孙宁,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安陆。本文编校:程晓毅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