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研讨与练习”,独立设计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22337 浏览:968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是创造性很强的活动。为此,课标教材编写者针对过去课程管理过死、教材编写缺乏弹性、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多样化需要的现实,在教材编写时给广大教师保存了一个较大的发挥空间。《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较之过去也有所转变,提供的相关资料较多,结论由师生自己去把握。过去我们不少教师对教材和教参依靠惯了,面对新课程的这一变化不知应该怎么办?笔者以为,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首先就应该对此身体力行,即抛弃依靠思想,借助工具书,对课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准学生的最近进展区,利用“探讨与练习”,独立地设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其操纵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步。

一、研读课文内容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先不看教参,也不找其他探讨资料,独立地研读课文,把自己探究的全过程扼要教育论文地记录下来,包括提出了哪些不足,每个不足探究过程是怎样的,探究的结果是什么,探究的经验是什么,每一点只要记下几个字就行。这样做,一方面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力求自解,在这些基础上再去看教材、读资料,将个人同别人的见解比较,才会有鉴别力,才能理性地决定取舍,别人有益的观点才能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引导才能更主动,不至于照本宣科;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自主探究,才会真正懂得探究的内涵,了解并熟悉探究的门道,怎样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心里才会有数,学生对课文学习到何种程度才有所掌握,才能以学生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按照探究的正确路径去感悟、体验课文内容,获得思想启迪。

二、细嚼文外文字

与课文阅读直接相关的文字大致有“语文课程标准”“单元阅读提示”“课前阅读导语”和课后“研讨与练习”等。教师在自主探究课文之后,只是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理解,但这篇文章作为课文应以什么角度把握、教到什么程度、应着重解决哪些不足、借助课文阅读培养学生哪些语文能力等,只有在专心咀嚼这些课文以外的相关文字后才能正确把握。这个环节说到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细嚼文外文字,把蕴含在这些文字中的课文编选意图和阅读要求挖掘出来,形成学生阅读课文的学习目标。

三、揣摩“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体现了教材的编写理念,是对课标能力要求的分解,它具有其他练习题目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无疑应该以“研讨与练习”为主线,将它作为课堂情境创设的几个重点和来对待。但教师也要留意“研讨与练习”只是停留于文字表面的东西,它只有同特定情境融合才能转化为课堂教学情境。那么如何使“研讨与练习”情境化?在笔者看来,至少要揣摩以下两个内容:一是“研讨与练习”的适应性,即揣摩“研讨与练习”的难度是否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揣摩如何化解“研讨与练习”的难度。化解的策略或者是将大题目分解为若干小题目,或者是围绕解决这一不足,教师先作启发性讲解,或者是在解决这个题目之前教师先讲授相关知识。二是提出“研讨与练习”的时机性,即揣摩在课堂教学中“研讨与练习”出示的具体时间。我们说将“研讨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并不是指按照其先后顺序自然展示即可。教师应揣摩“研讨与练习”的题目,若研讨内容顺序不当,应根据研讨内容对先后顺序进行调整;若研讨某题目需要教师讲清相关不足和相关知识,就要考虑不足和知识所讲的分寸,应在讲到恰到好处时,看准时机引出研讨题目。

四、联系学情拓展

“研讨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就其创设课堂教学的重点和而言的,决不等同于课文学习研讨的总和。对一篇课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地方实际不同、学生的认知近况和智能水平不同,研讨的程度、内容就有差别。在这方面,教材留下的弹性空间很大,不同层次的教师无疑有不同水平的发挥。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语文教学“活”的艺术就体现在“联系学情拓展”,其效果联系课堂教学境界的高低。如何联系学情拓展研讨内容呢?首先,应围绕“研讨与练习”的几个重点,针对地方和学生实际做好铺垫性研讨内容的设计。如要完成《济南的冬天》中“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必须以整体把握全文内容为条件。因此,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一练习,在做这一练习之前,教师在学生阅读全文之后,应引导学生弄清这样三个不足: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作者对哪些景物的描写,为什么?其次,应结合地方和学生的实际拓展研讨内容。假如条件许可,学生的视野开阔、认知起点高,一方面可以由“研讨与练习”切入,向纵深探究,另一方面还可以由课内引向课外,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拓展程度的深浅,由地方和学生的实际而定。

五、撰写课堂教案

对教案的撰写,长期以来,有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以应付检查者居多。这种教案,要么照抄各种出版物上的范例,要么按照教案格式抄写教参上的有关文字,要么随心所欲写上几条“筋”,教师几乎没有独立思索和独到见解。教案的主要用处就在于应付领导检查,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大,因而,这种教案必须立即废止。教案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阅读探究的案例,它的设计直接联系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这个环节,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在前面四个环节的基础之上,安排清楚各个环节之间的先后顺序,理清教学思路。教案的撰写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以后,应以“教学内容和步骤”为主,不必严格遵循官样格式。我们提倡教学要有个性,教案撰写同样应有教师的个性,但条件是有见解、实在、实用、务去虚言。
(请本文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特此通告)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