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01 点赞:15191 浏览:607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从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化深为浅,强化学生的理解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漫效果深化文章的主旨四个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 兴趣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好处很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信息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能产生良好的声音和视觉效果,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图像、视频对大脑的冲击,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延长记忆时间;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 还能提高课堂效益,促使教学的有效生成。但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将有效发挥其作用,摒弃弊端,让其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传统,优化组合,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教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使语文教学步入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深为浅,强化学生的理解力

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把分散的学法集中化,使教学主线突出、明晰。如在《故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紧扣故乡的“变”来作为课件的主线,又分为“景变”和“人变”“主题”三部分展开,把长长的一篇小说浓缩成三幅图、一个板书阵显示出来。由于课件的直观,富于表现力,故学生便能一下子对文章的整体进行感知。然后,再就这三个部分逐层拓展,让学生扣紧“亮点”进行学习,就可扩大课堂容量,思路又十分清晰。这就是传统教学中所不能一下子达到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运用生动的图像和声音来组织信息的,黑板和书本上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一些特殊处理就能达到化深为浅、化杂为简的目的。如《中国石拱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三维动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两座桥的精美和区别。鲁迅作品的教学,需要很多复杂的背景材料,再加上作者生活的年代离得较远,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得透。我们就可以通过一系列鲁迅生活轨迹的图片,来达到去繁从简的目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正是这样,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才有可能适当延长提问的时差,创造讨论的机会,开拓求异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作文课上,投影漫画《妈妈水开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漫画内容,然后根据此漫画,分别用描写、说明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对照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最后,再让学生结合漫画内容,联系自己实际,谈感受,谈体会。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区别,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漫效果深化文章的主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它展现出了传统媒体无法表达的信息和知识,它使“感知”更形象化了,“想象”更可视化了,“知识”更具体化了。它的应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授人教班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这课时,我首先利用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大雁南飞”来引出课题,然后利用幻灯片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再和大家一起去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语言,领会文章主旨。对于文章的主旨,大部分同学都停留在表层上,认为这篇文章作者主要是呼唤大雁的回归,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针对这一点,我利用Flash设计了一组小动画,放在文章的最后,让大家注意观察、聆听和体会。“一只小鸟在茂密的树林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正当它飞上一个高枝欣赏自己时,一只对准了它。”在这时我播放了赵传的那首成名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在音乐的伴随下,小鸟的命运令我们担忧,就在第二声响之前,一位小姑娘用身体挡住了小鸟,小鸟得救了,它带着一颗受伤的心飞向了远方,筑了巢,准备生儿育女。可突然有一天,隆隆的机器声将它从梦中惊醒,眼看身边的家园被摧毁,它想带走自己的儿女,可无能为力。在这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眼睛都湿润了。后来小鸟伤心欲绝,它决定离开,可飞向哪里呢?森里变成了高楼,绿洲变成了沙漠,天不再那么蓝,水不再那么清,最后它在白雪中冻死了,死前还幻想着那个曾经救它的小姑娘,把它抱在了怀里。看过动画后,同学们都非常难过。在这时,我将文章的主旨进行了升华。课文中作者只是呼唤大雁的回归吗?更多的是在呼唤什么?——(呼唤人性的回归),在情感上一下子与学生达成了共鸣。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把原来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结构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立体教学结构,能更形象、更生动的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观察、合作、探究等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但这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电教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希望广大教师不断努力进取,不要使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