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30604 浏览:1434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注重包括教材内容的情感渗透、教师的情感表达、学生的情感调动和反应。注重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有效的推动教学论文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一、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体现

1、教学目标的体现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的作用。老师要善于把握教学目标的情感因素,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而使学生对实现预定目标有强烈的愿望,以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目标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融合于一体。例如,《丑小鸭》的情感目标是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理想。又如《沁园春·雪》,可以把感受革命领袖崇高、博大的胸怀作为情感目标。

2、教学内容的体现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跳动着作者的感情脉搏,都奔腾着作者的感情激流,都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无不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好的文章,是作者在情感冲动下的结晶,给情景、人物都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如《天上的市井》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固然有的文章表达的情感不是很直白,但是内容里也蕴藏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3、教学对象的体现

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需求,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情感内容,丰富他们的情感,使语文潜移默化地进入他们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学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特点。初中学生的情感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情感不稳定,易于激动,也易于冷漠,对呆板的灌输式说教具有自然的排斥力,因此上课时需要老师将丰富的情感表露出来。教师上课时应有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选用各种可行条件形成师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情感教育

1、注重课文与学生情感的沟通

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捉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而激发学生思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选择对学生有所思索、有所启发的句子,也不一定就是中心句或抒怀的句子。如《紫藤萝瀑布》中“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最近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别的一切暂时都不有着,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几句正是课文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桥梁。由于,作者用紫藤萝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夸大了花对“我”心灵的震撼;而活动的花瀑带走了一直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让“我”沉浸在“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中,又更进一步传达出“我”对花的勃勃生机的向往,对由花的勃勃生机而联想到的生命的气力及其美好和永恒的赞美。这样,让学生学会直接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的体验和领会作者因花而思、因花而忆的复杂情感。
2、注重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实物演示、声情并茂的朗读、挂图、音乐、表演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寻求作者的感受,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悲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沉醉其中。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以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最后一课》,结尾写韩麦尔先生有力地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并在公布散学的同时转身而去。这时韩麦尔先生思绪万千,难以言表。教学时,浅析课文的语气、语调应随着课文的情感而轻重缓急变化。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声音要轻缓,以表示下课钟声在韩麦尔先生的心头引起的强烈震撼和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两处破折号应读出中断,“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要有停顿,以显示韩麦尔先生哽咽语塞,悲恸万分的感情。“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气力,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段,读时声音要响亮,语速要逐渐加快,力度要加强,“法兰西万岁”要一字一顿,布满、铿锵有力,以表达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热忱。最后一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时要读得很轻并且舒缓,末句“你们”“走”“吧”要断开,每一个章节均应轻轻地细声拖读,以表达韩麦尔先生手势所表达的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含义。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出韩麦尔先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于结尾处感受作者悲壮的情感。
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及至达到忘我境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